GE“早期医疗的探索与展望”媒体峰会在京召开
来源: 2010-08-23 10:19:03

   912日,由GE(中国)医疗集团发起的主题为早期医疗的探索与展望媒体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针对我国早期医疗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也通过电视谈话的方式参与到大会中来,并对此次峰会发来专函表示祝贺。

  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更成为国内新闻媒体的焦点话题。而连续多年在《金融时报》、《财富》杂志的评选中,获得全球最受尊敬/赞赏的公司第一名的GE公司,近年来除了通过Ecomagination(绿色创想)全球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倡导洁净能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之外,更在关乎每一个人生命健康的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一个全球性大公司的社会责任感。GE旗下的医疗集团正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各种公益宣传,不遗余力地倡导、并推动医学模式由晚期疾病”(Late Disease) 早期健康Early Health)的转变,期望通过对疾病的早预知、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使病患获得更好的医疗效果与健康水平,同时降低社会的医疗负担。在这一点上,GE医疗不仅在理念上,通过公益宣传上积极呼吁早期医疗模式,更从公司的具体战略实施上,为早期健康这项有益于全人类健康的光荣事业而不断努力,如投入巨资用于探索能够早期预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创新科技,以及开发能够极大提高在广泛人群中进行高效疾病管理的医疗信息系统,另外,从GE医疗收购兼并的全球战略布局上,可以看出GE医疗目前已经成为帮助医疗界实现早期医疗最具实力的伙伴。

GE医疗大中国区总裁陈治博士在会上表示,GE医疗集团密切关注中国的医疗改革,并利用GE全球化的网络,以及公司内部丰富的卫生经济学的专家资源,通过对医疗市场的深入理解,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改革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分析。GE在中国不遗余力地倡导和推广先进的早期健康理念,与国家医改的战略方向可谓完美契合。本次峰会是中国医疗界与媒体高层的一次成功交流,峰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标志着领先的早期医疗理念正在取得各方共识,更能看出国家正在对卫生事业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等重大战略进行切实的规划部署。一百多年来,GE医疗集团一直以高科技医疗设备供应商的身份为荣,因为纵观人类文明史,GE核心的X光射线、CT技术都是载入诺贝尔奖史册的、对人类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发明。人类自身要发展,必须克服疾病;中国社会要发展,也必须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还要不断发展我们的医疗水平。我们盼望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继续繁荣发展,这离不开大型医疗设备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行业内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认为大型医疗设备就是昂贵的、不适应中国国情的设备。其实大型医疗设备本身分很多档次,大型设备并不等于高档的、昂贵的设备,中国目前的大型医疗设备绝大多数属于普及型设备。据统计,70-85%的医疗信息来自于医学影像,大型设备的应用能明显提高医疗水平,实现多种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轻全社会的疾病负担。今天,GE医疗已成为中国医疗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和积极的推动者,在未来,以GE为代表的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更应该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完善的服务经验以及雄厚经济实力,与社会各界一道在中国市场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早期医疗事业,从而为中国政府的医疗改革以及提高中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孔灵芝副局长表示,近年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在慢病的早诊早治上,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试点工作,这些成果必将为广泛实施早期医疗提供科学参考,并打下坚实基础。卫生部对预防和早诊早治非常重视,是今后我国卫生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志勇副院长指出,近来,随着一些社会知名人士的突然离去,人民群众对疾病的早诊早治仿佛有了一定的重视。比如著名影星陈晓旭患乳腺癌离世后,中大医院的乳腺检查人数激增,一天甚至能够发现7-8例乳腺癌,这也说明乳腺癌目前可能正潜伏在更广大的女性同胞中。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明星效应的渐渐淡去,人们的意识又在变淡。明星效应千载难逢,而女性同胞的乳腺问题随时都在发生,谁来拯救她们?国家在疾病的早期医疗宣传上还要继续加强,媒体也责无旁贷,因为这一切努力都是行之有效的。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徐光炜教授表示,以乳腺癌为例,早期医疗模式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出率,而诊出的早晚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1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5%,约70%的患者可以选择保留乳房的手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用于治疗的费用也将控制在平均1万元左右,而4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6%,约为1期的1/6,治疗费用超过10万元。因此,在今年上半年公布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中的乳腺癌筛查指南部分,推荐中国妇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的方法令有不同)的筛查方法是:

40~<60岁妇女: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³  一般人群

60≤69岁妇女:每1-21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³  一般人群

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通过电视谈话,指出对早期医疗模式进行探索与展望,正好抓住了当前中国医疗里面的一个瓶颈问题,并呼吁解决看病贵,亟需卫生重心战略前移。钟院士评论,中国目前导致死亡前10名的疾病中,如心脑血管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早期一般没有症状,往往经过10-20年以后才出现症状,但一旦出现症状,有时就常常是在晚期了。与早期疾病相比较,治疗晚期疾病难度要大的多,因此医疗花费也会大幅增加。比如支气管哮喘,在发作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就进行控制,大概一年也就是300多块钱就够了,但如果不及时控制而不断地加重,一年要住两三次院的话,据统计需要大约花费3-4万块钱,也就是医疗花费就增加了100倍。钟南山院士提到1993-2005年间,亲自参与过的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是针对无症状的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长达10年的肺癌普查研究,用普通的低剂量CT每年在这些人群中做肺部普查。该研究在中国共做了4千多次普查,发现了38例没有症状的肺癌,手术以后5年的存活率是80%,而我们临床上所常见到的肺癌,一旦发现症状,存活率最多也就是15%。比如最近去世的著名演员文兴宇(66岁),出现症状时已经是肺癌晚期。钟南山院士还指出,过去媒体针对一些国家栋梁精英带病工作轻伤不下火线等事迹进行宣传,其实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误导。钟院士认为,除非在战场上,或者在国家或人民的危急关头(比如SARS期间),一般不应鼓励带病工作。只有做到轻伤要下火线,才能对国家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 :我国对药品医械违法生产经营加大打
  • 下一篇 : 北京科美公司入围亚洲100强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