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仁济医院麻醉科研发专利产品,科学评估人体疼痛
疼痛,与视觉、听觉等普通感觉不同,它看不见、摸不着,仅仅是身体的主观感受,临床医师也只是听到来自患者的主诉。如何从物理上把握患者疼痛这种不愉快的感受和情绪体验?仁济医院研发的“人体针刺镇痛生物信息整合与反馈系统”装置,使疼痛这种症状可变成一个个可查可控的数据,瞬时反馈患者疼痛程度,指导医生第一时间调整镇痛方案,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这项发明日前已获专利。
据课题研究负责人、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王祥瑞教授介绍,鉴于疼痛给病人造成多方面损害,国际上已将其列为第五生命体征,有可能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样,对所有病人的“疼痛”进行评估和记录。但由于对疼痛目前尚缺乏准确客观评估方法,给临床医生管理疼痛带来难题。专家指出,在疼痛诊治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患者有无疼痛,更重要的是了解患者疼痛强度的变化,从而可以评价其疾病的发展状况和治疗效果。
据介绍,该装置包括了多个疼痛参数指标采集终端、处理终端和电针控制装置。在手术中,连接患者身体的采集装置,能够不断采集反映人体疼痛的生理信息,比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幅度、脑电波和皮肤电阻等参数指标,其信息处理模块则会对参数进行一系列处理、分析,综合形成能够反映镇痛疗效的模型,并与术前采集存储的患者基础参数指标数值进行比对,从而第一时间得到反映患者疼痛程度的量化指标。这些量化指标传送给电针控制装置后,会对电针参数进行优化,并即时传送给电针,以便客观、快速地调整电流频率、强度和波形等电针参数,从而全面控制患者的疼痛症状。据接受过该装置治疗的患者普遍反映,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