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一方面加大对公共医疗服务的投入,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医疗保险制度,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另一方面,运用多种形式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增加医疗投入,并且鼓励民间资本进驻高端医疗市场,形成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消费需求。
进入2008年,医疗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国家对高端医疗市场进一步放开,为民营资本进驻高端医疗市场创造了良好契机。同时,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渐导入,为众多民营医院赢得了更加公平、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医改加快了高端医疗市场的进一步放开
目前,政策虽然还不能在准入上、从业上以及资金投入上对不同所有制的资本一视同仁,高端医疗市场也还未完全放开,但在整体医疗改革方向明确的前提下,民间资本必然可以从新的医疗改革中受益。同时,也因为改革的良好前景,对国际资本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据有关专家分析,“国家主要把重点放在对基本医疗的扶持和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上,负责履行社会公共卫生义务,不可能在高端医疗上再有太多的投入。以北京市为例,颇具规模的公立医院有不下于40家,只有很少一部分医院设有高档病房、提供上门服务等高档医疗服务项目,面对市场对于高端医疗服务的强劲需求,这些单项目的供应仍属于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供需严重失衡的状况。”
“在这种形势下,民间资本进驻高端医疗市场就成为了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完全可以让民营资本积极参与进来,由政府制定法规和标准,把好准入关,加强市场监管,并给予民间资本合理的补偿和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其遵循市场规律灵活自主地经营发展,从而真正满足高收入、高要求人群的医疗保健需求。”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改革无疑都是难度极大的系统改革,针对医疗体制的任何一项变动都必须循序渐进地去实施。虽然我国高端医疗市场的放开有其现实性和紧迫性,但同样必须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医改让民营医院充分释放服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