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新一轮医疗卫生布局 促使“大医院”纷纷下乡
来源: 2010-08-23 10:31:01
在临港新城二环的一个公园旁边,150亩土地上即将建起一座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分院。这里距位于田林地区的六院本部约75公里。
院长何梦乔近期在两个地点间频频往返,每次花在路上的时间为一到一个半小时。
对何梦乔而言,临港新城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热土”,是他和他的团队打造更理想医疗环境的地方。可是这一到一个半小时的距离,让他对“送医下乡”平添了几分疑虑——
只要舍得投资,“大医院”下乡并不难,可市区三级医院里的“大医生”们,愿意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上班吗?远郊建起了三级医院,该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符合标准的医生?引得来、留得住“大医生”吗?
住房优惠政策吸引力大
让好医生下乡,从来就是一件叫政府主管部门头痛的事情。多年来,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尝试了多种方法,都无法真正解决郊区居民的就医难题。即使让市区大医院托管郊区医院,也难以完全实现向郊区输送优质医疗服务的目标。
新一轮《上海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的实施,使转机有望出现——上海期望从根本上改变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心的格局,将在郊区新建、升级和迁建一批三级医疗机构。圈内人把这一计划归纳为“5+3+1”,即:新建5家、升级3家和迁建1家。
与过去相比,此次的下乡行动更加坚决:市政府决定把瑞金、市六、华山、仁济、长征医院的分院整体建到嘉定、南汇、宝山、闵行和浦东新区。此举被外界评价为“可根本解决郊区农村均等化医疗问题”。
为了引进大医院,尤其是招来“大医生”,相关郊区除了提供土地和建设资金,还额外给予医院优惠政策,其中供应配套优惠商品房的政策最能打动人心。何梦乔透露:“南汇区政府承诺给我们400套配套优惠商品房。”瑞金医院院长李宏为说:“嘉定区的配套房政策非常有吸引力。”仁济医院院长范关荣则介绍:“闵行区也给了我们医生房子优惠政策。”
郊区政府急切地希望城里的医生护士真正“搬过去”,而市政府此次也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新建在郊区的三级医院只允许30%的医护人员可在总院和分院间交叉任职,其余70%必须常驻郊区。这意味着,各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必须有大约500-600名医护人员下乡,其中多数是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少部分是拥有正副高级职称的“大医生”。“分院的科主任一定是总院派出的,不会外聘,否则无法传承大医院的整体文化。”何梦乔说。
据了解,各个医院的规划中包括了建造宿舍。六院临港新城分院的宿舍约有6000平方米。
未来3年将现人才争聘潮
有了优惠的配套住房,建了宿舍,医院院长们心里稍微有了一点底。李宏为说:“规划、建造医院,对院长们来说已不是一件难事,最难的是人员招聘和培养。”六院期望市卫生局尽快出台分院人员编制计划。
市六医院临港新城分院2011年有望建成。它是临港新城建设的配套项目,所以启动和建设进度都快于其他几家下乡的医院,而遇到问题也先于他人。“我们的招聘计划都定好了,只等政策。”何梦乔算了一笔账:分院核定床位数是600张,按照卫生局规定,医护人员与病床床位数的比例为1.9∶1,因此需要约1200人。除去15%后勤保障人员和一部分管理人员,分院的医疗、医技和护理人员需要800-900人。六院计划在三年里分三批招聘,各招30%、40%和30%。
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在这一问题上的想法和计划,几乎与六院一致。记者发现,整个“5+3+1”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招聘4000-5000名医护人员。除了应届毕业的医学生外,各大医院还将面向全市、全国招聘。可以预见,未来3年,上海医疗卫生界将出现人才争聘热潮。
郊区发展铺平医生下乡路
除了招聘新人,这些医院肯定将有相当一部分高年资医生被调配到郊区分院。仁济医院院长范关荣说:“我们现在有100多人高职低聘,总院已经没有位置,去郊区分院显然是他们升职的一种选择。”
一位有10年工作经历的主治医师告诉记者:“如果可以升职,去郊区也没问题,反正现在交通方便了。”医院会提供班车,相当一部分医生则早已买了车。
“大医院”医生下乡的路到底有多长?何梦乔以自己的经历作答:“以前我住杨浦,六院在北京路陕西路,每天挤公交车上班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有车了,去郊区也不过一个多小时。”在他看来,距离并不是医生下乡的主要障碍,关键是郊区未来的发展。“我认为,临港新城将来会建设得越来越好,这样医生下乡的路也会越来越好走。”
上一篇 :西班牙2008年器官移植手术达3945例
下一篇 : 香港食环署预防禽流感疫情 关注病毒是否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