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编者按:
新医改的出台至今已有半月时间,相对出台前的沸沸扬扬,而今上至官员下至群众,都有一种莫名的理智。群众偶有疑问,卫生部官员会立即解释。如医生的“兼职”,药事服务费等,都更加透明化地面对群众。在记者看来,我国的医改虽然进行了20多年,但仍然处于“改”的位置上,我们不需要高声附和,也不用冲动否决。对于新医改这个新事物,需要每个人细心“呵护”,群策群力,踏踏实实走好医改的每一步,才能真正达到全民享有医疗服务的目标。
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院士,倾听他们对于医改的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
规范药品的流通环节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医改中,就曾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多年来始终停留在出台目录的初始阶段,未建立涉及基本药物生产、采购、配送、使用、报销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体系。新医改谈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医保药物将实行统一招标、配送,推进这一制度旨在降低费用,是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能合理用药的手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侯云德认为,以前我国有医保药物目录,没提出过基本药物制度,首次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此“新事物”要顺利的完成使命,需要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他说:“我国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美国也就10多家。我国药厂低水平竞争存在某些问题,尤其在生产、流通等市场行为不规范的情况下,造就了我国成药价虚高的现状。此次新医改统一招标、配送可以解决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里的中间环节太多的问题,其中药品从厂家到医院的中间商太多,是药品价格过高的顽疾。统一招标、配送的目的是规范药品的流通环节,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才能彻底落实新医改的政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
医疗服务费较低
据了解,新医改增设处方费,对医生的服务明码标价。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所研究员秦伯益表示,这不是医改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秦伯益认为,此次医改是在向好的方面走,但医生本身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原则上医疗服务价格要体现医疗价值,价值和价格的倒挂会对医改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他说:“我觉得我国医疗服务费并不高,如协和医院阑尾炎手术切除费200多元,病房一夜才20元,这高吗?患者觉得医疗费高,一是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没有实现,老百姓较穷;二是社会保险制度还没有完善,要病人支付的现金过高。要解决当前的医患矛盾主要不应只在相关的医疗费用上做文章,而是既要改善需方的要求,也要改善供方的要求。要彻底改善医护人员的职业环境,大幅提高他们的工薪报酬,取消一切与经济挂钩的措施,让医生可以专心致志地看病,医患之间没有经济纠葛。同时要培养大量在基层安心工作的全科医生,单就北京来说,现在全科医生就有6000人的缺口,可见全国缺多少全科医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
有必要择优选用中药注射剂
剥离门诊药房是 “治标”措施
据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包括十几种中药注射剂,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李连达认为,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医保目录中,择优选用一些质量好、疗效好、安全性好的中药注射剂,是必要的,对于治病救人,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注射剂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的优点,在抢救危急病人和治疗某些疑难重症时,是不可替代的药物,全世界药品有2~3万种,其中三分之一是注射剂,每年约有120亿人次用注射剂。我国有134种中药注射剂,每年约有3亿人次用药,在全国各大城镇、基层医疗和农村医疗中,应用甚广,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李连达认为,注射剂的风险大于口服药,西药注射剂的风险大于中药注射剂,要根据病情及医疗的需要,严格控制使用,能口服的不用注射剂,能肌肉注射的不用静脉注射,对于病情危重,必须使用静脉注射剂的,应在医生严格控制下合理用药。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工作,提高药品质量与安全性,对研制、生产、流通及应用各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确保大众安全用药。
李连达说,剥离门诊药房、医药分开,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治标”措施,而新医改方案中的“增加国家投入,降低个人支付比例”、“改善医院补偿机制,确保收支平衡”、“加强市场监管、控制药价虚高,打击假冒伪劣药品”三点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治本”措施。在三管齐下的基础上,医药分开才能起到作用。
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不是简单的商品供求关系。把医院药房的职能移交给药店,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职业(执业)药师的专业水平、都有更高的要求,对药店的监督、管理、培训、提高,也要有更高的要求。李连达说,医院的药方及今后的药房负有以下责任:1.对药品的审查、监督:对药品的真伪优劣、假冒伪劣进行鉴别,要保证药品质量。2.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审查:处方是否合理?选方用药有无错误?有毒药物及特殊药品的监控,以及药品的用法、用量、适应症、禁忌症,用药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等,必须充分了解。3.对病人进行指导与解释、防止误购、误用,确保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因此,对药店从业人员、职业药师及药店的行政管理与技术监督等,必须从严要求,严格审查,持证上岗,随时监督、定期考核与培训。每个药店必须有合格的大本水平的职业(执业)药师和一定数量中专水平的从业人员,严禁无资质的非专业人员或一般工人上岗、售药。必须保证群众用上安全、有效、优质的好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
免费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
是成本低、效益高、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经过近15年的努力,我国一般人群尤其是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据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虽然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由1992年9.7%降至为0.96%,但5岁以上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9岁组为1.45%,10~14岁组为3.4%,15~19岁组为7.2%,相反,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保护性抗体) 则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北京、上海等地报道,儿童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说,在医改新政中,国家将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型肝炎疫苗,这将进一步降低我国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和发病率。由于我国90%以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 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儿童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更易发展呈慢性,今后也容易发展成肝癌。给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也将明显降低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据一项疾病经济学研究,对我国各类乙肝患者每年的平均医疗费用作了统计,发现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的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为20477元,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是36323元,而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分别高达36757元和38267元。
庄辉说,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因慢性乙型肝炎(包括肝硬化、肝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122.8亿人民币。因此,在医改新政中,国家将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一件成本低、效益高的医保新举措,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
让老百姓以较小代价
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日前,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司长徐科、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何锦国做客新华网时谈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于4月底公布,其中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并认为中医药的显著特点是“简、便、验、廉”,在群众中有很大需求,特别是在农村一些中老年人群中有很大市场。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何祚庥表示了不同观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不少中药、中成药,又贵又不好,将中医药向农村推广,是一种很不成熟的医疗措施。
何祚庥认为,中医药在城市中推广开来的难度很大。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大医院看病?是因为大家要找优秀的医生。中药又贵疗效又不好,而且相当一部分的中成药连成分和副作用都搞不清楚,为什么不给老百姓廉价而优质的药品呢?国家的医药经费紧张,应该让老百姓用较小的代价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何祚庥认为,中药和中成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占到一半的比例,这个比例太高了。中成药的疗效还不如西药,而且还有很多问题。实验缺乏重复性,中药注射剂是否经过了严格的考证?新的医改方案,究竟是把优秀的医疗技术送到农村,还是把在城市中推广不开的医疗技术送到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把廉价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给广大农民群众。
新医改看点:
公益性加强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成是一种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包括最低收入阶层的全民,将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权利,也标志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还规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国家投入医保全覆盖
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明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将推行医药分开
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药事服务费主要用于补偿其向患者提供药品处方服务的合理成本,与销售药品的金额不直接挂钩。
为医生多点执业“松绑”
我国医疗人才管理是封闭式的,医师为医院所有,人才流动受制约。医师多点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而且自身价值也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使得基层群众能就近得到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新闻延伸:
8500亿元具体投向解读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8500亿的投入是政府(各级政府)投入,是未来三年(2009年~ 2011年)投入的总计,并介绍了8500亿元的具体投向:
1.测算与实际。增加8500亿的投入是测算数,至于每年的实际投入数,要通过各级政府的预算进行安排,经过法定的程序予以确认。
2.重点与其他。8500亿的投入,是未来三年支持五项重点改革的投入。此外,未来三年各级政府还会继续安排和相应增加支持其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3.中央和地方。增加的8500亿投入当中,中央和地方的比例为4∶6。而过去三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的比例为27∶73。
4.供方与需方。增加的8500亿投入,有2/3用于需方,1/3用于供方。投入供方的钱,主要是用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5.东部与中西部。这笔投入重点向中西部倾斜,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同时,越来越多的补助项目也对东部地区进行了补助。
有五项保障措施确保这笔钱投入到位、用得明白: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改革投入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强化监督检查;提升管理手段。消费者疑问:
大家对医院服务不放心,总希望找熟人,今后看病还需要找熟人吗?
谈到社区医院,人们就会想到就医环境差、医护人员技术不高,服务差。医改后,社区医院会发生多大变化?
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能让消费者用上便宜药吗?
药事费用增加,医院会加大检查环节而增加消费者的看病费用吗?
数字新医改:
今后3年阶段性目标:
2011年基本医保制度覆盖城乡居民
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提高
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2009年到2011年抓好5项改革: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