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学系汇集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各附属医院麻醉科的专家,自成立以来,学系每年与国外知名大学麻醉学系或机构联合举办麻醉学论坛,从不同的视角就麻醉学界的热点问题,组织著名专家进行高水平讲座,北医麻醉学论坛已经成为全国麻醉学继续教育方面的知名品牌。本次会议参会代表人数又创新高,达1400余人,京西宾馆主会议厅座无虚席,连会议厅的后面和两侧都站满了听众。
大会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郭向阳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吴新民教授介绍了英国著名麻醉科医师对世界麻醉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包括进行世界上首次笑气麻醉、发明了广泛使用的喉镜和喉罩等。他称赞了英国严格的麻醉学住院医师培训和麻醉学医师再认证制度,提出应加强与英国麻醉学同仁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我国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职业医师继续教育正规化全面发展。
英国皇家麻醉学院主席Peter Nightingale教授在介绍了英国麻醉学住院医师分阶段培训与考试之后,着重强调了麻醉学医师资格再认证过程。在英国,麻醉学医师每年都要接受同事和患者的评估、提交麻醉意外和纠纷记录、上报临床质量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和临床工作日志,还要参加一定数量的继续教育课程和网上学习课程,以5年为一个周期进行麻醉学行医资格再认证。这一严格、规范、统一的制度确保了每名麻醉学医师的知识得以更新,技术、能力和表现能够胜任所承担的麻醉学医疗工作。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于布为教授做了“伤害性刺激反应的监测与干预”的报告。他介绍了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最新开发的、反应伤害性刺激程度的灌注指数及其衍生指数,以及他们根据灌注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结合心率变异性开展的一系列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薛张纲教授透彻分析了两个罕见的术中非心源性肺水肿的病例,强调了病例讨论在提高学术水平、改进医疗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麻醉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国教授就他本人卓有建树的研究领域-神经病理性疼痛做了精彩报告。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资深编辑Simon Howell教授从选择杂志、阅读投稿指南、搭建文章框架、遵循各部分书写规范、回复评阅意见等各方面细致解读了如何撰写英文论文以及向英文期刊投稿应注意的问题。Howell教授另做了题为“心血管手术麻醉管理”的报告。另一名英国皇家麻醉学院委员会成员Deborah Nolan 女士的演讲题目为“头颈部重建手术的麻醉”。吴新民教授的第一名硕士研究生、自北医毕业后一直在英国伦敦帝国大学从事基础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马大青教授介绍了他在α2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所做的一系列研究,他讲演之后众多参会者将他团团围住,继续向他请教基础研究领域的问题。另一名北医学子、现任英国Warick大学麻醉、危重医学、复苏与疼痛科主任高昉教授介绍了她主持的一项有关“英国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转归”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
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学系的知名教授也分别作了精彩报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许幸教授介绍了危重病人的判定、风险认知和麻醉处理方面的新理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冯艺教授介绍了他们对于“持续疼痛综合症”所做的大量研究,涉及到对持续疼痛综合症发生率的调查、发病机制研究及围术期预防与治疗等各方面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主任郭向阳教授结合北医三院麻醉科在临床工作中的发现、研究进展、新技术和药物的应用,向与会者介绍了“NSAIDS药物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探讨了“骨科麻醉相关问题”,他的讲演风趣幽默,引人入胜。
为了节省和压缩会议时间,本次大会采用了同声传译的方式,由北医三院麻醉科李民副主任、英国伦敦帝国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生张达医师、北大医院倪冬妹副教授、北大人民医院王晓丹和姜陆洋医师组成了一支出色的翻译队伍。由于同声传译难度高,会前郭向阳教授专门为他们进行培训。翻译们现场发挥出色,他们及时、准确的翻译提高了论坛的效率,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扬。
在闭幕式上,郭向阳教授向到会的国内外专家、同声传译队伍、与会代表、赞助厂商和承办单位表示了感谢,并隆重邀请全国麻醉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金清尘教授登台讲话,金老虽已八十高龄但坚持全程听课的精神令全体与会者十分感动。郭向阳教授还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学系全体同仁,向为学系建设和发展辛勤工作的吴新民教授表示感谢,并邀请吴新民教授致闭幕辞。吴新民教授表示北京大学医学部麻醉学系今后将继续组织与世界重要麻醉学机构专家的直接交流,及时传播麻醉学的最新进展,与国内同仁共同分享实践经验、知识见解,进一步促进我国麻醉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