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记者8日从卫生部获悉,目前,我国结直肠癌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比欧美等国家提前12年至18年。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高危害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120万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与结构的改变,加之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而且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为促进我国结直肠癌治疗规范化,卫生部医政司组织我国结直肠癌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制订了《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并于日前正式对外发布。
规范中指出:在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与疾病早期诊断,对于预防结直肠癌发生、防止向晚期发展以及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规范中明确,患者确定为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时,应检测K-ras基因状态。专家指出,如果K-ras基因检测正常、没有变化,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六成患者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预后效果。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结直肠癌的首要手段,但是,由于临床中多数患者以中晚期为主,所以手术治疗后,还需要根据病情再进行辅助化疗或放射治疗。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介绍说,为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水平及我国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卫生部医政司组建了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启动了常见肿瘤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卫生部还将陆续制定常见肿瘤性疾病诊疗规范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建立我国各常见肿瘤性疾病病例登记系统,开展肿瘤性疾病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在全国选取部分肿瘤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和县医院开展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