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热点导读 >文章正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逐渐提高,曾经行之有效的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需求。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护理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护理学教育也面临着转变。我国目前的护理工作发展状况如何?是否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的护理学教育又将面临哪些变化呢?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十二五”教材规划研讨会上,有关人士对其进行了探讨。
现状:人员不足 护理模式不合理
郭燕红介绍说,在“十一五”期间,护理学教育和护理工作已经发生了一些喜人的变化,首先护士不足问题正在得到扭转。自2005年以来,护士队伍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根据卫生部全国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全国31个省(区、市)的注册护士已经达到218万,比2004年增加了87万,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中国护士队伍已经从以中专层次为主体转向以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学历并存的结构。根据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护士达到51%。近些年来,各地还普遍加强了护士的“三基三严”训练,并通过对ICU、急诊急救等专业护士的规范培训,提高了护士的技术水平,促进了护理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同时,护理理念、工作内涵、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得到一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护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护理人员缺口巨大是与会专家们首先提出的基本问题。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郭燕红处长指出,目前我国护理工作整体地位仍不高,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护”的现象。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医护人员比例倒置现象。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医护人员比例基本为1∶2.5~1∶3,即每一名医生有2~3名护理人员为其诊疗提供支持;而在我国,医护人员比例倒置为1∶0.4~1∶0.8,这表明我国护理人员存在巨大的缺口。
中华护理学会李秀华理事长也介绍说,我国各医院普通病房实际床护平均比为1∶0.36,最低的仅为1∶0.26;重症监护病房床护比仅为1∶1.45。而世界许多国家普通病房床护比基本保持在1∶1以上,重症监护病房床护比大约是1∶5~1∶6。
除了护理人员缺乏外,护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的需要也成为护理工作发展的瓶颈。李秀华介绍说,在这种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和精力有限的状况下,工作往往只能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层面上,即护理工作是按照工作内容分配,像工业流水作业模式一样,机械地执行医嘱和常规的护理。常规护理工作方面也仅包括医疗护理,如打针、发药、巡视等,而对患者关注不够,极少有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内容。在这种护理模式下,一位患者一天内要接受几个护士的轮流护理,但这些护士谁都不对该患者负责,而是只对护理任务负责。由此造成护士因分工的限制而被动地工作,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只能将眼光集中在护理任务上,而不在关心人上;而患者也得不到完整的护理,并且患者心目中的护士常常是厉害的、缺乏人情味的。
展望:护理教育及工作模式将改进
郭燕红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护士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二是实践水平的提高以及护理领域的拓展。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郭燕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在护士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国际上护士的平均配置比例约为3/千人口,我国的护士配置比例目前约为1.4/千人口,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未来几年中,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工作,争取在2015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2.1~2.3/千人口,从而缓解护理队伍缺口严重的问题。
在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方面,则需要从护士专业教育入手,对护理人员的道德、专业和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在“十二五”期间,首先要让护理人员改变传统被动等任务的观念,要预测服务对象的要求,主动提供服务。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同时也通过尊重患者的权利,体现对患者的重视。护理教育将使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更广,掌握更多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外语、管理、心理、伦理学等相关知识,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发展需要。
在提高实践水平方面,则会侧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我国的护理职业教育实行不少于8个月的实习培养,但一些护理职业教育机构不能保证这8个月的实习期,或虽能保证时间,但无法保证质量。“十二五”期间,护理教育将着重提高对这8个月实习期的学习要求以及考核标准。
在拓展护理领域方面,“十二五”期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将适应性转变,从传统的功能制护理逐步过渡到责任制护理和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责任制护理模式目前已在我国一些医院推广实施,它克服了流水式作业的缺陷,强调岗位责任,强调对患者实行程序式整体护理。这一护理模式下,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由1~2个责任护士负责。责任护士要制定护理计划并负责8小时内工作,8小时外其他护士也要按照计划继续实施各项任务。除执行医嘱、完成治疗检查外,责任护士还要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护士的责任加强了,与此同时,患者的安全感和依托感也得到了提高。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小组责任制为形式,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提供患者身心、社会、文化等需要的最佳护理的基础护理模式。它强调人不仅仅是生物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掌握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在治疗和护理中的影响,有计划地进行护理。从单纯地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到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郭燕红最后强调,同医疗专业相比,护理专业应更重视人,而不仅仅是疾病。在我国新医改进程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天地广阔,有极大的施展空间。护理教育工作者以及护理从业人员应把握好机会,为我国护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