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硬膜外芬太尼对利多卡因最低局部镇痛浓度的影响
来源: 2010-08-24 11:37:45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对成年人腰段硬膜外利多卡因最低局麻药镇痛浓度(MLAC)的影响。

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90例,ASAI或lI级,年龄32~63岁,随机分为三组(n=30):L组(单纯利多卡因)、LF1组(利多卡因+1µg/kg芬太尼)、LF2组(利多卡因+1.5µg/kg芬太尼)。首例均用1%利多卡因20ml,其后根据前1例病人的VAS评分,按照序贯增减法依次变动利多卡因的浓度,浓度变化梯度0.1%,观察30分钟内痛觉阻滞的程度,(VAS≤10mm为有效),下肢运动阻滞的Bromage分级及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根据Dixon and Massey法和Porbit回归分析计算三组利多卡因的MLAC及95%可信区间。

结果:LF1组利多卡因用于成年人腰段硬膜外的MLAC为0.596%(95%CI 0.537%~0.660%),LF2组的MLAC为0.387%(95%CI 0.329%~0.446%),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L组的MLAC 0.785%95%CI 0.738%~0.864%),(P<0.0001)。在镇痛有效的病例中,LF2组Bromage分级显著低于L组和LF1组。观察期血流动力学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硬膜外利多卡因复合1.0µg/kg及1.5µg/kg芬太尼均能显著减少利多卡因的最低局麻药镇痛浓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硬膜外利多卡因复合1.5ug/kg芬太尼还能减轻下肢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

  

【关键词】  芬太尼 ,利多卡因,硬膜外腔,最低局部镇痛浓度

 

  • 上一篇 :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临
  • 下一篇 : 序贯法测定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限制的利多卡因的ED50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