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新进展 >文章正文
麻醉新进展 >文章正文
流行病学调查 l 在美国,糖尿病病人占外科手术患者比率的15%~20%。在心血管手术的病人,该比率更高。 l 2006ASA会议报告(回顾性的研究),术前或术中血糖高的病人中,有10.5%的患者术后发生了肺栓塞,是普通人群的6.2倍。 血糖升高的原因 l 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减少 l 胰岛素抵抗 l 手术应激 血糖升高的危害性 l 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l 白细胞游走和趋化功能下降 l 影响伤口愈合 l 术后SEPSIS l 脑缺血 l 肺栓塞 l 应激本身可引起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 l …… 糖尿病人的术前评估 l 关注 术前病史 体检:评估终末器官疾病程度 适当的治疗干预 l 潜在的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周围血管病变,感染,关节强直,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大范围的中风,小血管缺血性病变,视网膜病 l 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 严重的低血糖,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用药 l 胰岛素
l 口服降糖药
冠状动脉心脏病CHD l 糖尿病人CHD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3倍。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 l “silent”CHD
l 糖尿病史越长,受累的冠状动脉越多。 l 心肌缺血发生的高峰期:术后48~72小时 l 高风险
l 术前β受体阻滞剂
l 溶栓治疗
|
心肌病 l 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
l 糖尿病性心肌病
l 高血压
肾脏疾病 l 增加CHD的危险,容量负荷过多,高血钾,影响降糖药物的代谢 l 控制高血糖
l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和染料
l 低剂量多巴胺,甘露醇,利尿剂
l 醋酸去氨基精加压素Desmopressin acetate和冷沉淀物cryoprecipitate,能改善合并肾功能衰竭时的凝血功能。 l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
→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高危因素 周围血管疾病 l I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为主:视网膜病,神经病变,肾脏病。 l II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为主:如冠脉或脑血管。 l 并发症:足溃疡→截肢术。预防:维持适当的水化、限制血管收缩、注意病人的体位、评估动脉导管。 感染 l 血糖升高,使白血球趋化性和功能下降。 l 避免伤口延迟愈合和感染:血糖:不超过250 mg/dl,严格的消毒技术。 l 尽管有严重的感染,却没症状出现 关节僵硬综合征 l 长期的I型糖尿病史 。累及关节:颞下颌关节,寰枕关节atlanto-occipital,颈椎。
周围神经病变 l 增加软组织对缺血的易感性。继发于微血管疾病和周围神经损伤,受压点:过度填垫,注射部位属末端血供时,局部麻醉药→避免肾上腺素。 自主神经病变 l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比正常血压糖尿病人发生率更高。 l 心肌缺血,无痛觉 l 胃排空延迟,肺误吸危险性高 l 早期诊断包括Valsalva试验,深呼吸时心率的变化,立卧位血压差,冰水试验,和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SSR)等。 心率增加>15bpm或者从仰卧到直立,收缩压下降>20mmHg l 自主神经病变的常见体征 l 紧急容量下降后血液动力学不稳 实验室检查 l 术前评估:血糖,血尿素氮,肌苷,ECG l 肾功能不全:电解质评估,钾和镁升高→心律失常 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查动脉血气分析和β羟基丁酸盐浓度→表明酸中毒和酮症的程度 l 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低于8%→提示血糖控制良好,增加→提示血糖控制差和术中较难维持正常血糖 |
麻醉处理 l 安排当天第一台手术,有代谢异常,入室前予以纠正 l 长效胰岛素,给通常的半量 l 应激激素,刺激糖原分解和升高血糖 l 血糖监测:术中每1~2小时一次,术后立即检测 饮食控制的病人 l 通过饮食控制疗法,身体状况良好的糖尿病病人,术前不需特殊的处理。手术当天早晨查空腹血糖。如果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术中也应查血糖。 l 如果手术小,不需任何处理。 l 如手术大,且糖尿病控制不佳(血糖>200 mg/dl),就需要考虑葡萄糖加胰岛素静脉输注,并建议术中每小时测血糖一次。 术前口服降糖药的病人 l 除了chlopropramide术前2~3天停药外,第二代磺脲类术前一天停药。其它口服药可用至手术日当天。二甲双胍虽然半衰期~6小时,但谨慎起见,术前1~2天就应停药。尤其是可能会引起肾脏低灌注,组织缺氧,和乳酸堆积等危险的手术。所有病人应该术前或手术后立即测血糖。大手术病人术中每小时一次,术毕立即测血糖。 l 对小手术病人,术中高血糖 (>200 mg/dl),可皮下注射小剂量(4~10 units)短效胰岛素。注意避免低血糖。术毕如果病人开始能吃,就改口服药。二甲双胍术后或碘剂造影后三天,如肾脏功能正常,才能重新服用。 l 大手术或术前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人,采用静脉胰岛素疗法。 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小手术 l 使用长效胰岛素治疗的择期手术病人,术前1~2天应改成中效胰岛素。手术开始前就应静脉给GIK治疗。围手术期必须每小时一次监测血糖,以避免出现极度波动。术毕也要立即监测。一旦病人术后能开始吃,就要停GIK并恢复原来的胰岛素疗法。停静脉胰岛素和开始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时间,要有1小时的重叠。 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大手术 l 如果血糖控制欠佳 (hemoglobin A1c >8%),术前要早2~3天入院。目标血糖餐前80~120 mg/dl,睡前100~140mg/dl。 l 术前评估包括全面的体检(特别关注自主神经病变和心脏状况),并测血电解质、肌苷和尿酮。如有自主神经病变,要注意术中发生低血压、呼吸停止和血流动力学不稳。术前要纠正代谢和电解质异常。 急症手术 l 特别注意排除DKA和其它可能情况,导致急诊手术而犯错误。许多DKA病人有明显的腹部症状而进行不必要的手术探查。由于糖尿病胃肠道的自主神经病变(胃瘫、胃肠病、顽固性或周期性呕吐)类似于解剖学上的外科急症。罕见的糖尿病性脊髓痨综合征,同样以沿胸腰部皮肤的神经病性剧烈疼痛为特征,而与内脏疾病混淆。这种病人由于颅神经和周围神经的病变,常有典型的瞳孔和步态的改变。因此术前需要全面的病史和体检,以防诊断错误。 l 不幸的是许多需要急诊手术的病人术前血糖往往控制不良。然而,这对需抢救生命的病人,不属于禁忌症。要保持静脉通畅,并立即抽血标本,查血糖、电解质和酸碱状况。纠正明显的容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钠血症)。DKA病人如果可行,暂缓手术,先纠正酸碱紊乱,或至少得到改善。HHS的病人伴有显著的脱水,术前应快速纠正容量,改善代谢状况。每小时测血糖一次,并静脉输GIK。血糖维持在120~180 mg/dl的范围,血钾每2~4小时测一次。 |
妊娠糖尿病 l 危险因素:病态肥胖症,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葡萄糖耐受不良,葡萄糖尿,以前有巨大儿生产史 l 主要关注:避免血糖控制不良;过分积极地降血糖 l 谨慎使用胰岛素制剂,限制高血糖或低血糖对胎儿的有害影响。口服降糖药可安全地用于妊娠糖尿病。维持Hb A1C of<7.0%,怀孕前需作肾脏和眼科学检查。口服降糖药,ACE抑制剂或ARB’s者,怀孕前要调整剂量。孕期监测餐前和餐后血糖(每天>4次)胰岛素治疗或强化胰岛素治疗,调整至目标血糖。 结论 l 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尽管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大的进展,源于血管疾病的并发症仍在增加。更严格的控制血糖,延缓微血管疾病的发生。 l 保证所有糖尿病人的围术期安全:注意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预测潜在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