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新进展 >文章正文
麻醉新进展 >文章正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MAC技术下实施声门部短小手术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15—61岁,麻醉分级(ASA)Ⅰ~Ⅲ级,手术时间15~35分钟。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地西泮5m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全程监测ECG、BP、SpO2。首先静注氟哌利多1.5mg~2.5mg,盐酸哌替啶50~75mg,地塞米松5~10mg,同时用1%丁卡因喷雾作舌根、软硬腭、咽部表麻2~3次。然后经环甲膜穿刺注射1%丁卡因2~3ml作气管及声门下粘膜表面麻醉。2~3min后用麻醉喉镜暴露声门,观察病人反应,并作会厌根部及声门部喷雾表麻。表麻完成后静住咪达唑仑2~3mg,芬太尼0.025~0.05mg再经2~3min后采用OAA/S镇静评分法确定镇静等级,然后用微量注射泵按2~3mg/kg/h恒速注射丙泊酚维持镇静水平。系列麻醉操作完成后,术者放置支撑喉镜开始手术。术中常规经鼻导管给氧,以唤醒提示呼吸法保持SpO2在正常水平。
1.3 麻醉监测 采用OAA/S镇静评分法记录镇静等级并根据病人反应随时调控,麻醉及手术全程记录HR,BP,SpO2。术后4小时随访并询问术中事件,确定有无遗忘,依据OAA/S镇静评分,血压,脉率的波动幅度,病人的配合状态,有无遗忘以及术者的主观感受将麻醉结果分为满意和欠满意两个等级。满意:OAA/S在3~4分,病人能按指令配合手术操作,血压,脉率平稳,无疼痛及不适反应,术后有遗忘,术者感觉下颌松弛适度。欠满意:OAA/S在3~4分,能按指令配合手术操作,病人有疼痛及不适反应,血压升高≥20mmHg,心率加快≥20次/min,术者感觉下颌松弛不够,术后有遗忘。
2 结果
全组21例均经一次麻醉给药后完成手术。麻醉结果满意率为71.4%(15/21),欠满意率28.6%(6/21),术后4小时随访,全组病人均对麻醉和手术满意,对术中事件无记忆,无恶心,呕吐等病发症。入室后不吸氧SpO2均在正常水平,麻醉完成后SpO2均下降至90%以下,需经唤醒提示呼吸后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放置支撑喉镜后,不需提示呼吸SpO2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ECG监测未发现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