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乳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局麻药物在血液中的峰浓度
来源:丁香园 2017-07-18 15:32:20

如今,临床上静注脂肪乳剂已成为缓解局部麻醉药中毒的标准方法。那么,局麻药中毒后应何时给予脂肪乳剂治疗呢?早先的一项研究认为,应于标准心肺复苏措施失败后才可应用。近来随着脂肪乳剂解救成功的报道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分析认为,一旦出现局麻药中毒的表现或疑似症状就应使用脂肪乳剂,早期使用可以防止或减轻局麻药所致不良后果的进一步恶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法国的 Pauline Dureau 学者等人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旨在确定局麻药中毒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脂肪乳剂对于神经系统毒性的作用效果,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 Anesthesiology 杂志上,现介绍如下。
 
在得到当地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经过筛选,最终有 16 名健康志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参与该实验研究。研究人员依据随机、双盲给药、交叉设计等原则进行药物管理。
 
研究人员以 15 mg/min 的速度对志愿者进行静脉滴注 200 mg 利多卡因,结束后,研究人员需记录志愿者的体征,静注药物一周后进行下一步实验研究。志愿者的前臂静脉需置入静脉导管,一侧一个。实验中的常规监测包括:心电图、脑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动脉压等。
 
表 1 患者接受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剂量(剂量与时间管理相关)

1.jpg

实验中的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的输注速度为 8 mg/min。在输注 2 分钟后,研究人员再对志愿者对侧前臂静注 120 mL 的 20% 脂肪乳剂或生理盐水(表 1)。为了符合双盲的实验要求,研究人员对生理盐水和脂肪乳剂的试剂瓶进行了遮盖,且护士的注射药物部分独立于实验的其他环节。实验中,研究人员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志愿者进行静脉血采样并进行相关分析,主要测定静脉血中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

 
表 2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早期症状

2.jpg

实验中,在静注局麻药物后,志愿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头晕、构音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会在药物输注后的 5 min 内基本消失(表 2)。在注射利多卡因后,志愿者的心率与血压都显著增高(心率:69 升至 77 bpm,血压:117 升至 123 mmHg)。在心电图的监测上,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都致志愿者的心电图 QRS 间期及 QTc 间期增加,而脂肪乳剂几乎没有产生影响。

 
在血浆中药物萃取方面,研究人员发现,脂肪乳剂有助于提高萃取效率。实验中萃取的药物包括:血液中游离药物、与蛋白相结合的药物及脂肪乳剂包埋的药物等。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评估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只有当局部麻醉药浓度达到峰浓度时,随后低于饱和浓度范围的浓度值呈比例下降。在脂肪乳剂输注的早期,药物按照比例在血液中分布开来。局部麻醉药浓度越高,脂肪乳剂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jpg
 
图 1 脂肪乳剂对局麻药峰浓度的影响
 
在脂肪乳剂输注后,机体血液中脂肪水解酶浓度不会增加。为了更直观观察脂肪乳剂对局麻药浓度影响,研究人员对药物浓度在静注时间后的变化做了图示进行分析(图 1)。在对左旋布比卡因 - 安慰剂组、罗哌卡因 - 安慰剂组、左旋布比卡因 - 脂肪乳剂组、罗哌卡因 - 脂肪乳剂组等 4 组分析后总结认为,脂肪乳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局麻药物在血液中的峰浓度。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作者发现,一方面从临床症状表现上,没有找到脂肪乳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早期中毒症状的证据。从心电图表现上来看,脂肪乳剂的输注没有使得 QRS 间期和 QT 间期延长。另一方面,从药代动力学参数上来看,脂肪乳剂的输注可降低局麻药物峰浓度的 26% 至 30%。脂肪乳剂可有效地防止血管外给药引起的局麻药浓度迅速增加导致的麻醉中毒现象。
  • 上一篇 :白内障手术:麻醉方式知多少
  • 下一篇 : 麻醉用药之全麻药市场分析:平稳增长,格局稳定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