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在学科的建设方面,随着学术指南性文件的增加和内容的逐渐完善,以及大家对指南的关注和积极讨论,学科的发展及ICU的工作规范化正在向新的阶段迈进。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0个指南工作小组正在积极地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着工作。这些指南性文件的编写、推广、解析、执行等过程,是一个学科的规范及内涵逐渐明确的总结过程,也是全国各地的同道们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的团结共进的过程。重症医学的学科代码和学科立项工作也在申报的过程中,并取得可喜的进展。 在人员梯队的建设方面。过去的两年中,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多种形式的重症医学专业学术活动使大家有了更多经验交流、知识传播的平台。重症医学专业的飞速发展给人员梯队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和交流带有明显的时间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工作需求的扩大,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使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普及成为影响ICU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这种前沿知识的获取和基础知识学习的相互交织成为影响ICU人员梯队发展及临床医疗的特殊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建立共同的专业学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不同层面的学术梯队的训练,并与临床的医疗质量管理相互结合、促进,进行专业化、正规化的资质培训。 重症医学的发展需要有坚实而广泛的基础,也要有工作扎实的学术带头人。虽然我国目前各地ICU的建制和在医院中起的作用仍然有很大差别,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但在全国主要地区已经有了学术带头单位和起学科主要作用的学术带头人,已经可以对全国大部分地区做到不同层面的专业覆盖。这些单位对周边地域的专业支持和临床指导作用,从多个方面带动了重症医学的地区性发展,在全国的重症医学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重症医学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工作,需要有更多的学术带头人。所谓自己的工作是指具有指导和表率意义的科研和临床工作。要推出这样的人员的单位,让更多的、有实力的学科带头人站在发展的前列,带动学科的发展。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只要我们坚定步伐,一步步前进,中国的重症医学就会持续发展,就会走向国际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