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述 >文章正文
专家评述 >文章正文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因其具有中枢N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感觉和运动分离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椎管内麻醉(硬膜外、腰麻、硬—腰联合、骶管等),神经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1~3,成年人报道甚多,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报道很少4,应用于学龄前小儿硬膜外麻醉国内尚未报道,本研究选择罗哌—利多卡因合剂用于小儿(1~5岁)手术硬膜外麻醉,观察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选择需下肢及疝气阑尾等下腹部手术的学龄前儿童共60例,年龄1~5岁,男女不限,无凝血障碍及椎管麻醉禁忌者,体重在(年龄×2+8)±2范围之间,随机分为二组,即罗哌—利多卡因组(RL)及单纯罗哌卡因组(R)各30例。
方法:术前用药 长托宁0.15mg/kg肌注,禁食3岁以下5h,3岁以上6h,禁饮3岁以下3 h,3岁以上4h。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测, 在上肢开放静脉(BD22#套管针),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6~8ml/h/kg,建立静脉通道后从三通中推注氯安合剂(氯胺酮100 mg +安定5 mg +0.9 N.S%7 ml,共计10 ml)按0.2-0.3 ml/kg,然后将患儿侧卧踡腿仰头,常规消毒后由专人选择T12~L3间隙进行穿刺(硬膜外穿刺包由海宁绿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提供),0.25%利多卡因0.5-1ml局麻后,12#硬膜外穿刺针(长5cm)直入法进针,待穿刺成功后朝头向置管硬膜外腔留管1.5-2.0cm,平卧后注入试验量RL组0.4 %罗哌卡因(Ropivacaine)~0.8% 利多卡因混合剂(配伍:阿斯利康生产1%罗哌卡因8 ml +天津氨基酸制药厂生产2%利多卡因8 ml +0.9%N.S4 ml共计20 ml)或R组0.5%罗哌卡因(配伍: 1%罗哌卡因10 ml +0.9%N.S10 ml共计20ml)2-3ml,5'后按0.5-0.6ml/kg推注,肩下垫起,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2-3L/min。
监测指标 采用Drager Delta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全程MAP、HR、RR、SPO2监测,记录基础值(麻醉前),麻醉后5'10'15'30'45'及术毕所测值。硬膜外注药后5'10'15'三个时点用16号针头针刺法,测麻醉绝对平面(痛觉消失)即起效时间,采用痛行为(躲、动、睁眼、哭闹等)观察,无反应即确定麻醉平面出现,观察麻醉后2h、2.5h、3h、3.5h、4h,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及麻醉持续作用时间。
统计学处理 所得观察数值有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
结果
本研究两组间患儿年龄、体重、身长、脊柱长度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P>0.05),两组间MAP、RR、SPO2 各监测点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P<0.05),两组间HR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而在麻醉后10'以后的各监测点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P<0.05)RL组内麻醉10后的各监测点与基础值比较有下降趋势,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P<0.05)。而R麻醉后各监测点与基础值比较趋于平稳,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完全起效时间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见表3 P<0.05)。RL组起效时间短于R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两组均无一例出现,作用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1(P<0.05)。RL组短于R组,超过4h R组有4例,RL组4h以内 所有患者均出现痛觉。
组别 n 年龄(岁) 体重(kg) 身高(cm) 脊柱长度(cm) |
RL 30 3.2±2.1 14.3±5.4 100.6±12.5 33.7±6.2 R 30 3.0±2.0 14.4±5.2 101.4±12.3 33.5±6.4 |
组间P>0.05
表二、两组患儿MAP、HR、SpO2、RR变化情况(x±s)
基础值 麻醉后(分) 术毕 5′ 10′ 15′ 30′ 45′ MAP RL(n=30) 79±8 74±13 72±11 71±12 68±9 73±9 72±8 R (n=30) 76±10 74±10 70±11 70±10 71±12 72±10 73±9 HR RL(n=30) 122±16 116±14 100±14 103±12 96±12 96±13 95±13 R(n=30) 120±15 120±16 118±13 116±14 117±15 116±16 115±16 SPO2 RL(n=30) 98±2 98±1 99±1 99±1 99±0 99±1 99±1 R(n=30) 98±1 98±1 99±1 99±0 99±0 99±1 98±2 RR RL(n=30) 27±5 25±6 22±5 22±4 21±4 22±5 21±3 R(n=30) 26±5 26±6 23±5 23±4 21±5 22±5 21±4 |
HR组间 麻醉后10' 15' 30'45'术毕 P<0.05
HR组内 RL组麻醉10'后各监测点与基础值比较P<0.05
MAP SPO2 RR组内及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表三、麻醉完全起效时间(例)
组别 | 麻醉后5' | 10' | 15' |
RL(n=30) | 2 | 25 | 3 |
R(n=30) | 0 | 18 | 12 |
x2检验组间P<0.05
讨 论
罗哌卡因属于新型酰胺类,纯左旋异构体长效局麻药,中枢毒性的,pKa为8.1,符合线性药动力学,从硬膜外腔吸收是完整和双向的5~6,作用时效长术后可产生一定时间的镇痛效果,潘守东等报告常用剂量罗哌卡因小儿骶管阻滞的起效时间约为10min,持续时间可达4~5h(7)本研究RL组完全起效时间10′以内占90%与此基本相符,而R组纯罗哌卡因组时间稍延长10′之内占60%,但两组共计60例在15′之内100%完全起效,RL组与利多卡因合用,起效快,持续作用时间稍短,本研究结果RL组在3.5 h以上者较R组例数少。本研究中最典型的特点是心率的变化,RL组在麻醉后10′HR接近于学龄前小儿的生理正常值。患儿在术前离开母亲恐惧,哭闹使心率增加,麻醉完全起效入睡后应恢复到正常生理值,RL组体观这一点,这与加适量的利多卡因有密切的关系,而R组单纯罗哌卡因,基础值与各观察点的值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术前为患儿的应急状态所致,麻醉后各点的心率无明显下降原因在于罗哌卡因对血管药理特性的作用,表现为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平均动脉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这一点证实了潘守东的报告。故本文研究罗哌—利多卡因合用能降低患儿心率,降低氧耗量,使患儿心率很快进入正常生理范围,适合于应用学龄前小儿手术,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平稳,12#穿刺针细损伤小,小儿硬膜外腔血管丰富8,硬膜外腔的脊神经细,神经鞘薄,吸收快,分布广,可得到麻醉效果的肯定完善,。
尽管本研究结果提供安全有效的参考数据,但必须由专职麻醉科医生进行严格的操作管理,穿刺准确而迅速,并具备三心“责任心、耐心、细心”。
参考文献
1 金沐,陈秉学,谭洁芳等.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腹产手术的评价.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337-339.
2 解大健,许幸,吴新民等.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时血药浓度的变化.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287-288.
3冯艳辉,冯婉玉,蔡爽等.罗哌卡因单独或复合肾上腺素用于臂丛麻醉的药代动力学比较.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202-203.
4 杜怀清,许幸,姚彤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小儿外科手术及术后镇痛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5(6):642-644.
5 Dony P,Dew inde V,VanderickB et al.The com parative toxicity of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 at equipotent doses in rats .Anesth Analg,2000,91(6):1489.
6 Emanelsson B M,Magnusson A,Alm C,et al.Pharm acok inetics of ropivacaine ofter three i,V doses.Clin Pharm Acol Ther,1994,55:123.
7 潘守东,马旭波,吴新民等.罗哌卡因在儿科麻醉中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4,25(4):220-222.
8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