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与讲座 >文章正文
综述与讲座 >文章正文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席修明 20多年以前,Bryan发现麻醉时病人采用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氧合状况。随后2~3年的时间内,Douglas等人又通过一些小样本试验观察到,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其他病因的呼吸衰竭病人,采用俯卧位通气可以明显改善氧合。对于不同的病人,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程度和时间有较大差异,这已被世界范围内的多项研究证实。由于对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未达成共识,对俯卧位通气的安全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限制了俯卧位通气的进一步应用。 一、正常人不同体位时的呼吸生理状况 在讨论俯卧位通气之前,首先回顾一下正常人不同体位时的呼吸生理状况。直立位时,胸膜腔内压(Ppl)按重力作用方向自上而下负值逐渐减小。根据公式:跨肺压(Ptp)=肺泡压(PA)-胸膜腔内压(Ppl),所以跨肺压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跨肺压决定肺泡大小,因此肺泡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下肺的肺泡由于直径较小,顺应性好,通气相对较多,加上膈肌的作用,因此肺通气自上而下是逐渐增加的。另外由于重力的影响,肺血流自上而下逐渐增多,使通气与血流达到良好匹配。这种通气和血流按照重力作用方向的分布,称为重力依赖性分布。 |
二、ALI/ARDS病人肺通气和血流分布<?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Gattinoni等对ARDS病人进行胸部CT 检查,发现仰卧位时主要表现为肺下垂区高密度影,可明显看到肺泡膨胀自上而下逐渐减少,非下垂肺区的肺泡较下垂肺区膨胀得更好。这是由于ALI/ARDS时肺脏是正常肺脏重量的2~3倍,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肺脏进行性萎陷,将下垂肺区内的气体挤向非下垂区。利用CT对局部肺通气状况进行定量评估,发现肺通气在ALI/ARDS早期主要集中在非下垂区,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后可改变这种情况。随着PEEP的增加,下垂区萎陷的肺泡逐渐复张,不同区域的肺通气变得更为均匀。 三、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主要机制 仰卧位时胸膜腔内压按重力方向的分布,自上而下负值逐渐减小,甚至变为正值。在发生ALI/ARDS时,这个梯度更为显著。大部分下垂肺区胸膜腔内压正值较大,在吸气末不能产生足够的负压使气道开放并保持气道开放,导致下垂区的肺泡萎陷。俯卧位通气时,胸膜腔内压的重力分布梯度减弱,上下较为平均,跨肺压也较为均匀。同时解除了心脏和纵隔对背侧肺区的压迫,使得原先萎陷的背侧肺区肺泡得以复张。而肺血流在俯卧位通气时由于某些内源性因素(如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相当多的肺血流仍滞留于背侧肺区)的作用,这样背侧肺区的通气和灌注相对较好,通气血流灌注比值(V/Q)更加匹配,分流减少,从而改善氧合。因此,目前认为背侧肺泡的复张是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有:俯卧位通气时气道内分泌物由于重力作用得到良好的引流以及心脏、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减少。 四、俯卧位通气的应用时机和禁忌症 俯卧位通气适用于氧合障碍的病人。对于其应用时机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无论任何原因的肺水肿,合理使用PEEP仍不能将吸入氧浓度(FiO2)降至60%以下,即可以使用俯卧位通气。另一种认为,在ALI/ARDS早期,即使没有严重的氧合障碍,也可以使用俯卧位通气。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压增高,急性出血,脊柱损伤,骨科手术,近期腹部手术,妊娠,不能耐受头部朝下的姿势等情况,建议不要采用俯卧位通气。 五、俯卧位通气的并发症 俯卧位通气通常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已报道的并发症包括皮肤的压伤、水肿和坏死,外周神经损伤,肌肉损伤,角膜溃疡,低血压,气管插管、中央静脉插管和其他引流管的移位或压迫,尖颅,心律失常和心跳骤停,伤口裂开,视网膜损伤、骨化性肌炎(罕见),男性乳头坏死(罕见)等。 |
六、俯卧位通气的操作和护理<?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俯卧位通气可以通过翻身床、翻身器和人工徒手操作实现。目前尚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病人的监测包括生命体征、氧合情况、呼气末CO2水平及其他有关原发病的必要监测。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管路、引流袋和导线等附属物、眼部和受压的皮肤的护理。更换体位的时间间隔取决于病人对俯卧位通气的反应和耐受程度。一般每4~6h翻身一次比较适宜。在观察到病人PaO2开始下降时,就转成俯卧位通气。如果病人在仰卧位时不能保持先前俯卧位通气时的氧合水平,那么1h以后就需要再转成俯卧位通气。若观察到俯卧位不能改善氧合时,即不要继续进行俯卧位通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