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与讲座 >文章正文
综述与讲座 >文章正文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根据卫生部卫医字(89)第12号文件,麻醉科为临床科室,二级学科。本次调查显示北京的麻醉学科的行政管理不统一,有以下几种情况(表2): 1. 为独立科室,隶属于医院,单独绩效考核,有科主任或负责人:的三级医院占91.2%,二级医院占77.7%,一级医院占43.1%。 2. 独立科室或班组,隶属于外科或其他科室:这种情况包括三级医院中的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解放军305医院,以及17家二级医院。 3. 本院专职麻醉医师,隶属于外科或其他科室:多数一级医院是这样的设置。 4. 没有本院专职麻醉医生:多数为局麻手术,如果需要麻醉,可由总院或其他医院支援,也有聘请离退休麻醉医师者。见于部分一级医院。 73.6%的医院的麻醉科与手术室为同一科室;有麻醉恢复室和术前准备室的医院分别为33.8%和30.6%。 科主任是科室发展、管理、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关键人员。独立的麻醉科都有科主任。由外科或其他二级学科管理的麻醉科(组)都有麻醉负责人。手术数量较少的、麻醉医师少于3人的医院,一般没有麻醉主任,多由外科主任管理,也有归手术室护士长管理者。个别三级甲等医院分本部和分院两个科主任。从表3中可以看出,三级医院的麻醉科主任51.7%为主任医师,32.8%为副主任医师,41.4%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二级医院的麻醉科主任(包括组长)高级职称仅占43.4%,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者仅占6.58%。 目前北京地区在职麻醉医师的构成(表4)有以下特点: (1)三级甲等医院的技术力量最强,医师比例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1:2.65:4.95:4.06,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42.73%;三级合格医院医师比例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1:2.86:8.57:8.57,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11.56%。(2)二级医院技术力量较弱,医师比例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1:5.56:22.78:25.78,大专和中专学位者占38.91%,博士和硕士学位者仅占3.23%。(3)一级医院技术力量差异较大,私营医院较强,公立医院较弱。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根据反馈资料统计,北京地区总手术床(间)1400余张(表5),三级医院占58.0%,二级医院占31.8%。手术床:麻醉医生=1:1.09。三级医院为1:1.16,二级医院为1:1.11。2004年麻醉总数为46万余人次,66.4%在三级医院完成。 麻醉机和监护仪是麻醉的必备设备。为了保证术中持续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进行麻醉抢救,医院至少为每一个手术间配备一套麻醉机和监护仪,最好有富余,以备有故障时更换。调查表明,麻醉机总数?手术台总数的三级医院占14/57(24.6%),二级医院占26.6%,一级医院占43.1%。监护仪总数?手术台总数的三级医院占23/57(40.4%),二级医院占28.7%,一级医院占38.5%(表6)。可见均存在设备不足的现象。
北京开展门诊慢性疼痛治疗的三级医院仅为22/57(38.6%),二级医院为23/94(24.5%),一级医院为2/65(3.1%),绝大部分隶属于麻醉科。有3家三级医院和5家二级医院开设疼痛病房(表7)。疼痛年门诊量近10万人次。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北京开展综合ICU的三级医院为31/57(54.4%),二级医院占19/94(20.2%),一级医院占7/65(10.8%),绝大部分隶属于医院(表8)。 通过这次调查,使我们对北京地区麻醉学科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应该说北京的综合医疗水平在国内是处于领先水平的。但麻醉学科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便是在北京地区医院之间,也存在相当的差距。麻醉医师相对不足,劳动负荷相对较大,麻醉设备需要补充,麻醉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不但要在多功能麻醉机、多参数监护仪、处理困难气道的设备、急救设施等硬件条件给予改善,而且要人员配备、技能培训、岗位责任、操作规程、工作流程、质量监督等软件方面大力改进,尤其是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以便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规范化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