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临床操作规范
来源: 2013-03-04 09:49:32

  笔:薛庆生,罗艳,张富军
专家组:于布为,王国林,田玉科,田鸣,刘进,吴新民,苏 帆,连庆泉,岳云,郑宏,俞卫锋,
        郭曲练,郭向阳,黄宇光,黄文起,熊利泽,薛张纲
        
一.  吸入麻醉药物和仪器的准备
  药物
1.        氧化亚氮(笑气)有钢瓶装和管道供气两种形式
1)        钢瓶装氧化亚氮的压力为745psi52 kg/cm2),到麻醉机压力降低至45psi(约3kg/cm2
2)        管道氧化亚氮的压力为50psig(约3.5 kg/cm2
3)        使用氧化亚氮时,吸入氧气浓度不能低于30%
2.        卤化烷类吸入麻醉药使用前储存在蒸发器内,容量不能超过蒸发器最大量(最高液面处),也不能过少(低于最大量的25%)。蒸发器必须处于直立位置,并且需要定期定标检测。
3.        卤化烷类吸入麻醉药添加需对应于专用蒸发器,避免加错、污染和泄漏。
  氧气
1.        麻醉机的氧气气源可以是钢瓶气或管道气。钢瓶气通过减压表连接到麻醉机,压力在3-5 kg/cm2
2.        气体接头须是符合口径安全系统(DISS,管道气),和轴针安全系统(PISS,钢瓶气),避免接错气源。
3.        麻醉前应检查是否已正确连接。
  二氧化碳吸收剂
1.        建议使用钠石灰作为常用的CO2吸收剂,其他CO2吸收剂还有钡石灰和钙石灰。
2.        如果CO2吸收剂有积水,要小心放出积水,因为NaOH具有腐蚀性。
3.        CO2吸收剂已完全变色或者是吸入气体中CO2分压超过4-6mmHg,必须予以更换。更换后要重新检查回路系统密封性以防漏气。
4.        七氟醚经钠石灰降解能够产生被动物实验证实具有肾毒性的复合物ACompound A)。长时间使用低流量麻醉、干燥的钠石灰和高浓度七氟醚更容易产生复合物A
5.        CO2吸收剂能够将吸入麻醉药降解为有临床意义浓度的CO,并导致碳氧血红蛋白蓄积,致使患者缺氧。在相同MAC浓度下CO产生量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地氟醚、安氟醚、异氟醚、氟烷、七氟醚。
6.        避免产生更多复合物ACO的措施有:
1)        使用钙石灰;
2)        手术结束后,麻醉机要关闭,切断新鲜气流以防止吸收剂干燥。
3)        更换CO2吸收剂后可加入少量清水;
4)        避免CO2吸收剂温度过高。
  检测麻醉机
1.      开启麻醉机前应检查氧气、氧化亚氮和空气的连接是否正确。
2.      检查并按需更换CO2吸收剂。
3.      检查蒸发器内吸入麻醉药容量
4.      安装螺纹管、人工鼻和面罩。
5.      检查麻醉机,进行回路系统泄漏试验
关闭全部气流和APL阀,堵住Y接头,快速充氧至回路内压力达30cmH2O左右,打开新鲜气体并调节其流量< 500ml/min,压力维持30cmH2O至少10s。如新鲜气体流量>1000ml/min压力仍不能维持,表示麻醉机回路系统有较严重的泄漏,应再次检查各活瓣、蒸发器、回路及CO2吸收剂罐等,查找泄漏来源。
6.      检查快速充气阀和单向活瓣的工作状态。
7.      检查报警系统工作正常
  检测呼吸机
1.  检查是否存在呼吸机回路的脱落、泄漏或堵塞,连接模拟肺,检查呼吸机的工作状态。
2.  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
3.  采用下降型(挂式)风箱的麻醉机在呼吸管路脱开、泄漏时不能及时反映,需要重视。
  检测废气清除系统
1.  推荐的手术室内的空气中吸入麻醉气体浓度不应超过以下标准:氧化亚氮<25ppm,氟类吸入麻醉药<2ppm
2.  必须建立麻醉机废气收集排放系统。麻醉期间如出现回路内压力增高,要排除废气清除管道阻塞的可能。
 
二.  吸入麻醉实施
  吸入麻醉诱导
1.  准备
1)        开启麻醉机,检查通过并处于备用状态,检查废气吸收排除系统无异常。
2)        备好吸引设备。
3)        建立基本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
4)        开放外周静脉(小儿、不合作者或外周静脉开放困难者可以先行吸入麻醉诱导,患者意识消失后再开放静脉)。
5)        准备好面罩、气管导管、喉罩或其他控制气道的设备及插管器械。
2.  诱导方法(以七氟醚为例)
1)        浓度递增诱导法
(1)     麻醉机为手动模式,置APL阀于开放位,调节吸入氧浓度,新鲜气流量6-8L/min,选择合适的面罩给患者吸氧(患者意识存在时不能用力提下颏,避免刺激),嘱其平静呼吸。
(2)     打开蒸发器,起始刻度为0.5%,患者每呼吸3次后增加吸入浓度0.5%,直至达到需要的镇静或麻醉深度(如能满足外周静脉穿刺或气管插管)。在患者意识消失后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度辅助呼吸(吸气压力<20cmH2O,避免过度通气)。
(3)     吸入诱导期间可以联合使用镇静药、静脉麻醉药、阿片类药或肌松药(需注意这些药物与吸入麻醉药的药效协同作用,尤其是接受丙泊酚和七氟醚联合诱导的高危患者)。
(4)     此法适合于效能强的吸入麻醉药(如氟烷),以及外周静脉开放困难,静脉麻醉诱导可能造成循环剧烈波动和预测为气管插管困难的成年患者。
(5)     此法诱导时间长,在麻醉深度不足时刺激患者会导致呛咳、挣扎、喉痉挛和气道梗阻等不良反应。目前此法已较少用于七氟醚的诱导。
2)        潮气量法
(1)     方法基本同浓度递增诱导法,但七氟醚蒸发器起始刻度为8%。患者既可平静呼吸,也可深呼吸,意识消失后改为辅助呼吸。
(2)     当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时可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到3.5-4.5%,避免体内吸入麻醉药物浓度过高导致的循环抑制。
(3)     麻醉诱导开始前如果做回路预充,则可加快吸入诱导的速度。
(4)     潮气量法诱导速度快,诱导过程平稳,较少发生呛咳、屏气和喉痉挛等不良反应。是吸入诱导最常用的方法。
3)        肺活量法(高浓度快诱导法):
(1)     预先作呼吸回路的预充,使回路内气体达到设定的吸入麻醉药物浓度。
(2)     患者(通常大于6岁)在呼出肺内残余气体后,做一次肺活量吸入8%的七氟醚(氧流量6-8 L/min),并且屏气,患者在20-40秒内意识消失。
(3)     随后降低七氟醚浓度至3.5%-4.5%,辅助呼吸,在使用阿片类药和肌松药后可行气管插管术。
(4)     肺活量法诱导速度最快,也很平稳。缺点是需要患者的合作,不适合效能强的吸入麻醉药(如氟烷)。
4)        小儿吸入诱导方法
(1)     小儿诱导期间较成人更容易缺氧,也常出现躁动、喉痉挛和喉水肿等并发症。诱导期要求平稳、快速,无疼痛等不良刺激。
(2)     小儿吸入诱导多采用肺活量法和潮气量法,不能配合的小儿使用后者。
(3)     可在小儿吸入诱导意识消失后再开放静脉。
(4)     七氟醚适合用于小儿吸入诱导。
(5)     预先呼吸回路预充麻醉气体能够加快诱导速度(方法是排空手控呼吸囊,打开逸气阀,将蒸发器调至8% 新鲜气流量6-8L/min,然后放开呼吸囊,并持续60秒,使呼吸囊内充满高浓度的七氟醚)。
(6)     对于不使用肌松药的小儿吸入诱导,可以在8%七氟醚吸入4分钟后直接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前需要开放静脉通路。
(7)     小儿吸入诱导方法举例
a)        设新鲜气流量5-8 L/min, 七氟醚蒸发罐打开至8%
b)        当呼气末浓度达到4-5%时,患儿通常意识消失。此时可以置入声门上通气装置。
c)        当小儿双目凝视、眼球固定的时候,需要将蒸发器刻度调整到4%,此时可给予外周静脉穿刺。
d)       行气管插管者,需辅助小剂量的阿片类药(芬太尼1.5 μg/kg或苏芬太尼0.1-0.2 μg/kg)和非去极化肌松药物。
 
3.  吸入麻醉诱导注意事项
1)        七氟醚和氟烷可直接吸入,异氟醚和地氟醚需在患者意识消失后再吸入。地氟醚和异氟醚不适合用于小儿的吸入诱导。
2)        由于地氟醚和异氟醚的气道刺激性高于氟烷以及七氟醚,在浅麻醉时可能诱发咳嗽、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尤其是吸烟和哮喘患者。
3)        吸入诱导前呼吸回路预充麻醉药可以缩短诱导时间。
4)        吸入诱导期间当患者意识消失后可以开放静脉。吸入诱导联合阿片类药物可以加快诱导速度,但极易发生呼吸抑制,应及时进行辅助呼吸。两类药物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造成循环抑制,因此需要调整吸入浓度以保证循环功能稳定。
5)        影响诱导时间的因素
(1)     缩短诱导时间的因素
e)        使用血气分配系数小,组织溶解度低的药物
f)         提高吸入浓度
g)        提高新鲜气体流量
h)        增加分钟通气量
i)          复合使用氧化亚氮(30-50%
j)          联合使用静脉麻醉药、阿片类药或麻醉辅助药(如右旋美托咪啶、咪达唑仑等)
k)        心输出量降低
(2)     延长诱导时间的因素
a)        使用血气分配系数高,组织溶解度大的药物
b)       心输出量增加
c)        每分通气量降低
d)       降低新鲜气体流量
6)        对于心脏储备功能差、严重的低血容量、心肌抑制、右向左分流、心输出量固定的患者,吸入诱导期间需严密监测。
7)        诱导期间,应该尽量避免气体逸出,减少环境污染。
8)        患者意识消失后,需要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补充适当的液体。
9)        颅内高压、“饱胃”等存在胃食管返流和吸入性肺炎的高危患者,以及肌病,恶性高热或恶性高热高危患者禁用吸入诱导技术。
10)    存在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疾病患者或肺动脉狭窄的患者,吸入诱导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
11)    小儿七氟醚诱导期间可能会出现脑电癫痫样棘波,当增加七氟醚吸入浓度且合并过度通气容易诱发癫痫样棘波,目前研究尚未发现与这种脑电变化相关的临床不良现象。
12)    随着吸入麻醉浓度增加,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相应减低,表现为潮气量减少和呼吸频率增加,在达到1MAC水平时,低氧性通气增加效应被抑制。
13)    对于以下疾病,吸入诱导可能会诱发恶性高热:
(1)     患有以下基因变异性疾病:罗纳丹受体RYR1)基因变异、 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单位的编码基因(CACNA1S)变异、 集钙蛋白(CASQ1)基因变异、 二氢蝶啶还原酶(DHPR)基因变异。
(2)     肌病,如Duchenne肌营养不良患儿
(3)     中央轴空肌病 (CCD), 多微小轴空病(MmD), Nemaline 线状肌肉病变(Nemaline Rod Myopathie).
14)    吸入诱导还需注意高钾血症和心肌抑制等副作用。
15)    吸入麻醉诱导期间需要观察和评价患者的麻醉深度。
 
  吸入麻醉维持
1.  吸入麻醉维持策略
1)        术中麻醉深度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保证手术刺激时不发生体动反应、无意识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脑电监测者,应维持适宜的麻醉镇静深度(BIS40-60之间,Narcotrend指数在D1-E2范围内)。
注:研究发现BIS预测志愿者意识消失的50%和95%把握度分别是67和50。急诊创伤患者的麻醉镇静深度控制在BIS为40-60之间,其仍然可以处理听觉信息,产生隐性记忆。
2)        单纯吸入维持麻醉时(即全凭吸入麻醉维持期间),呼气末吸入气体浓度一般维持在1.3MAC左右。
3)        在没有脑电监测麻醉镇静深度条件下,吸入麻醉药复合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时,一般采用中流量麻醉(1-2 L/min),麻醉药物吸入浓度设定为1.0-1.5MAC
4)        联合应用静脉麻醉药物或复合神经阻滞麻醉时,呼气末吸入麻醉药物浓度不能低于0.6 MAC,避免发生术中知晓。
5)        对于血容量和脏器灌注正常的患者,当吸入麻醉开启,在新鲜气流量为中或低流量时,脑内麻醉药分压与肺泡麻醉药分压达到平衡一般需要15min左右,满足抑制手术应激要求。若在吸入麻醉开启15min内即开始手术,可以通过提高吸入浓度和增加新鲜气体流量快速达到手术所需要的麻醉深度,也可补充静脉麻醉药满足麻醉深度。
6)        需要快速加深麻醉深度时,可以通过提高吸入麻醉药物浓度和(或)提高新鲜气流量。减浅麻醉时可以降低蒸发器开启浓度和增加新鲜气流量。
(1)     加深麻醉的方法:吸入麻醉药物“团注”技术(bolus of inhaled agent):增加吸入麻醉药物蒸发器刻度到3MAC,同时提高新鲜气流量到4 L/min,维持30秒,随后将新鲜气流量恢复至最低流量或者是原先水平,同时蒸发器刻度调节到高于原先设置25%的水平。
(2)     加深麻醉的方法:分步(stepwise)技术:以0.3MAC为标准,逐步提高呼气末吸入麻醉药物浓度,该技术简单且安全。
7)        手术中联合使用肌松药和阿片类药物,能够保证吸入麻醉平稳,避免单一药物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
(1)     低浓度吸入麻醉药联合小剂量阿片类药物滴定能够保留患者自主呼吸,保证患者循环稳定,无体动。
(2)     氧化亚氮-阿片-肌松技术:吸入65%-70%的氧化亚氮,同时静注阿片类药能够控制手术刺激导致的血压心率变化。如合并使用肌松药控制呼吸,则应至少吸入0.6MAC的麻醉药,以保证无术中知晓。
8)        静脉吸入联合技术:同时使用静脉吸入麻醉药物,需要相应降低各自剂量,避免麻醉过深。在手术结束前停吸入麻醉药,改为全静脉麻醉维持。
9)        半紧闭(semi-closed)和紧闭回路麻醉时,新鲜气流量
(1)     >4 L/min者称为大流量(Very high flow
(2)     2-4 L/min者称为高流量 (High flow)
(3)     1-2 L/min称为中流量 (Medium flow)
(4)     500-1000 mL/min者为低流量 (Low flow)
(5)     250-500 mL/min者为最低流量 (Minimal flow)
(6)     < 250 mL/min者为代谢流量 Metabolic flow
(7)     紧闭回路麻醉时,新鲜气体流量和麻醉药量与机体的摄取量和回路的损耗量之和相等,对于成年人而言,通常流量介于200-350 mL/min
10)    低流量吸入麻醉
(1)     低流量麻醉:新鲜气体流量小于1L/min(可以是50%的氧气和50%氧化亚氮)。
(2)     吸入麻醉的起始阶段先予以大流量的新鲜气体(5L/min)洗入(如:氧气∶氧化亚氮为2:3)。1015min后将新鲜气流量降低至1L/min(如调整为氧气∶氧化亚氮为1:1)。
(3)     术中可以根据肺泡气麻醉药浓度及手术需要调节蒸发器的刻度。
11)    紧闭回路吸入麻醉
(1)     紧闭回路麻醉是指新鲜气体流量和麻醉药量与机体的摄取量和需要量相等,通常流量介于200-350 mL/min
(2)     根据体重kg3/4法则可以计算每分钟氧耗量(Brody公式),根据Severinghaus法则计算氧化亚氮的消耗量,根据Lowe法则计算挥发性麻醉药的消耗量。
(3)     在紧闭回路前,必须对患者实施给氧去氮。术中每隔1~3小时要采用高流量方式通气5分钟,以排除氮气及其它代谢废气,保持氧化亚氮和氧气浓度的稳定。由于甲烷与氟烷或异氟醚的红外吸光度接近一致,因此如果存在代谢性甲烷废气(浓度在500-1000 ppm时),麻醉气体监测仪会误将其作为氟烷或异氟醚监测。
(4)     给药的方式包括直接向呼吸回路注射液态挥发性麻醉药和依靠蒸发器提供吸入麻醉药。
2.  吸入麻醉维持注意事项
1)  临床影响吸入麻醉药MAC的因素如下
(1)     降低MAC的因素:老年人、低体温、中枢低渗、妊娠、合并使用静脉麻醉药、镇静药、阿片类药物、a2激动剂、锂剂、及其他降低中枢儿茶酚胺的药物等。
(2)     增加MAC的因素:年龄降低、体温升高、使中枢儿茶酚胺增加的药物(如右旋苯丙胺、可卡因等)、脑脊液钠离子浓度增加和长期饮酒等。
2)  老年患者、肥胖病员和长时间的手术,建议使用地氟醚或七氟醚维持麻醉,术后苏醒较快。
3)  吸入麻醉维持期间使用阿片类药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过度的应激反应和协同吸入麻醉药物作用效果(降低其MAC值),因此需要在适宜的麻醉镇静深度基础上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切忌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反复使用,以避免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4)  地氟醚麻醉期间,吸入浓度不宜快速增减,以避免交感兴奋。
5)  由于吸入麻醉药物能够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削弱脑血流量的自主调节,因而对于颅脑顺应性降低的患者使用吸入麻醉时需要严密观察,呼气末吸入麻醉药物浓度≤1MAC
6)  氧化亚氮不能用于以下情况:
(1)     气胸、空气栓塞,肠梗阻、颅腔积气患者,以及中耳、玻璃体或眼科手术。
(2)     维生素B12缺陷患儿和胎儿等。
(3)     有术后恶心呕吐(PONV)病史者
7)  吸入麻醉药能够降低气道阻力。高浓度吸入麻醉药可抑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临床上需要保留HPV的患者应避免吸入氧化亚氮,也应避免呼气末挥发性麻醉药的浓度超过1MAC
8)  在高碳酸血症时,氟烷会增加心肌对于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产生室性期前收缩,该效应在儿童中有所减弱。
9)  新生儿和婴幼儿需要较高浓度的吸入麻醉药,但是早产儿需要的吸入浓度相对较低(具体数值可查附录)。
10)          吸入麻醉药能够浓度依赖性的降低躯体诱发电位的幅度和延长潜伏期。
11)          在胎儿剖出前,推荐产妇吸入麻醉维持宜采用2/3MAC挥发性麻醉药和50%氧化亚氮,以及氧气。高浓度吸入挥发性麻醉药会降低新生儿第1分钟的Apgar评分、脐静脉的O2分压和pH水平。低于1MAC的挥发性麻醉药不会增加子宫出血,高浓度的挥发性麻醉药可增加子宫出血。对于胎儿剖出后的产妇,需要降低或者停止吸入麻醉药,相应增加静脉麻醉药和阿片类药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
12)          产妇的胎儿宫内手术使用七氟醚麻醉维持,可以松弛子宫,减轻子宫收缩导致的胎儿缺氧。
13)          开展低流量吸入麻醉和紧闭回路吸入麻醉时,麻醉机的密闭性和安全性要求高,需要有氧气和氧化亚氮联动保护及氧浓度监测报警装置等。避免缺氧和有毒气体聚积。
14)          对于术中知晓高危人群,呼气末吸入麻醉药物浓度≥0.7 MAC,是避免发生术中知晓的安全界限。
 
  吸入麻醉的恢复
1.  吸入麻醉的苏醒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组织/血分配系数、血/气分配系数、心排血量、脑血流量、新鲜气体流量、肺泡通气量及吸入麻醉维持时间。
2.  浓度递减洗出法:手术结束前30分钟,降低吸入麻醉药浓度(维持0.5MAC吸入麻醉药物15-30分钟左右),同时静脉给予芬太尼0.5-2 μg/kg(或者舒芬太尼0.05-0.2μg/kg),如果患者出现体动或者是交感兴奋表现(如高血压和/或快心率),静脉给予芬太尼0.5-1 μg/kg(或者舒芬太尼0.05-0.1 μg/kg)。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麻醉药,同时增加新鲜气流量(5-10 L/min,需要避免过度通气产生的呼吸性碱中毒),能够促进吸入麻醉药的洗出。此法适合于各种挥发性麻醉药的恢复。
3.  低流量洗出法:手术结束前约30分钟,静脉给与阿片类药物后关闭蒸发器,同时降低新鲜气体流量至300-500 mL/min,直至外科缝皮时方增加新鲜气体流量至4 L/min(或是达到患者的分通气量),加快挥发性麻醉药的洗出。此法特别适合高溶解度的药物。
4.  较长时间吸入高溶解度挥发性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和异氟醚)时,应避免手术结束时突然停药,加大新鲜气体流量冲洗回路,有可能会造成患者苏醒延迟或苏醒期躁动。
5.  对于使用氧化亚氮的患者,可以在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并在意识恢复期开始的5-10分钟吸入100%氧气(100%),避免麻醉恢复期弥散性缺氧的发生。
 
三.  吸入麻醉监测
    使用吸入麻醉者,除了常规监测指标外,还需注意监测呼吸回路中呼气端和吸气端的麻醉气体浓度及呼气末CO2浓度监测
    吸入全身麻醉,推荐监测麻醉镇静深度(如:BISNarcotrendEntropy)。
    必须建立吸入氧气浓度监测,重视低氧报警。
    对于长时间低流量麻醉和紧闭回路吸入麻醉者,建议设立有毒气体监测(如CO等)。
 
四.  吸入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吸入麻醉后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
1.  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发生率为高,氟烷、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都能够引起,疼痛可能是促进躁动的一个因素。
2.  吸入麻醉后苏醒期的躁动与麻醉药没有完全从体内清除,较低浓度的吸入麻醉药增强伤害性感受有关。
3.  学龄前儿童七氟醚麻醉后80%出现苏醒期躁动,其具有自限性,一般为10-20min
4.  药物干预包括阿片类、丙泊酚等,也有用右旋美托咪啶,但可能会导致苏醒延迟。
  吸入麻醉相关的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
1.  术后早期(2h)内的PONV与吸入麻醉药剂量,以及麻醉性镇痛药、手术种类、麻醉维持时间等相关。
2.  抗恶心呕吐药(氟哌利多、昂丹司琼或托烷司琼)可以有效防治PONV
3.  联合使用丙泊酚能够降低吸入麻醉药物相关的PONV的发生率。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 MH):
使用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尤其是氟烷)可能会诱发恶性高热
1.  早期表现:肌肉强直,体温快速升高(>40℃,每15min上升1度),呼吸深快,碱石灰迅速变热,呼气末CO2显著升高。晚期:角弓反张,持续高热,凝血异常,少尿、血红蛋白尿等。
2.  生化改变 
1)  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PaCO2升高可达100mmHgpH下降(<7.00),并迅速转成混合型酸中毒。
2)  血电解质检查呈高血钾、高磷血症,血钙先升高后下降,甚至低于正常水平。
3)  肌酸激酶(CK)异常升高(>2000iu/L),在发病后1224小时血内达到峰值,主要是CK-BB同功酶增高,而不是CK-MM的增加。同时,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也升高。
4)  血小板减少,可出现DIC
5)  患者的肌肉活检可以确诊。
3.  处理方法:
1)  立即停用吸入麻醉药和终止手术,用纯氧进行过度通气,排出CO2
2)  应用拮抗骨骼肌挛缩的药物——丹曲林(硝苯呋海因)。剂量为2-2.5mg/kg,每5-10分钟重复一次,总剂量可以达到10mg/kg。如果临床需要,仍可以继续增大剂量。
3)  积极降温,若是开腹或开胸手术,可用冷却的生理盐水反复进行胸腹腔冲洗;更有效的方法是行体外循环,利用变温器进行血液降温。
4)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先给以5%碳酸氢钠溶液24ml/kg,待进一步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后做进一步用药。
5)  补充液体和利尿,尿量保持在2 ml/kg/h以上。
6)  应用较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7)  加强观察和监测。注意尿量和肌红蛋白尿的出现可能。
8)  其他支持疗法和预防感染。
9)  不能使用CaCl2来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不能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来治疗心率失常。
 

 
五.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 现代麻醉学(第三版)
2.       Levine. Wilton C, Allain Rae M, Alston Theodore A, et al. Clinical Anesthesia Procedures of th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7th, 2008
3.       Rebecca S. Twersky, Beverly K. Philip. Handbook of Ambulatory Anesthesia. 2th,  2010
4.       Jeffrey H. Silverstein, G. Alec Rooke, J.G. Reves. et al. Geriatric Anesthesiology. 2th, 2010
5.     Ronald D. Miller, Lars I. Enksson, Lee A. Fleisher, et al. Miller’s Anesthesia. 7th ,2008
6.     Barttwall Metha, Warren-Stomberg Margareta. Brief review: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inimal fresh gas flow anesthesia.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 2012, 59: 785-797
7.     Avidan MS, Jacobsohn E, Glich D, Bag-Recall Research Group, et al. Prevention of intraoperative awareness in high-risk surgical popula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5: 591-600
8.     Lubke GH, Kerssens C, Phaf Hand, Sebel P. Dependence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memory on hypnotic state in trauma patients. Anesthesiology. 1999, 90: 670-680
9.     Johansen J, Sebel PS.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bispectrum monitoring. Anesthesiology 2000, 93: 1336-1344

 

  • 上一篇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下一篇 : 围术期过敏反应诊治快捷指南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