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临床观察
来源: 2010-08-23 14:33:52
方法 不能或不愿进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足月临产妇28例,ASAⅠ~Ⅱ级,可经阴试产,无胎儿异常,之前未采用任何药物镇痛,进入活跃期后开放静脉,持续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ml.kg-1.h-1,连接国产爱朋电子泵,雷米芬太尼50ug.kg-1,设置单次剂量0.2ug.kg-1,不超过0.5ug.kg-1,或出现镇静过度等副作用;Lock-time1min,每次宫缩来临同时按压,宫口开全后停药,缝合伤口时可继续用药。常规监测心电、血氧监测,预备墙壁氧、鼻导管及纳洛酮拮抗药等药物。
观测指标 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SS及各项母儿生理指标副作用。
结果
镇痛效果及满意度 镇痛评分≤3者10例占35.71%,评分>3但≤7者为15例占53.57%,评分>7者3例占10.71%(表二)。产妇满意度:表示镇痛效果很好者为4例占14.29%,好为18例占64.29%,一般为4例占14.29%,差为2例占7.14%。助产士满意度:表示产力很好者为8例占28.57%,好为12例占42.86%,一般为6例占21.43%,差为2例占7.14%。
用药剂量及按压次数 平均用药剂量为0.03~0.22(0.11±0.05)ug.kg-1.min-1 ,按压次数18~177(73.50±45.39)次,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为0.53~0.94(0.75±0.13)次。
镇静效果及副作用 在此剂量范围内没有镇静过度发生,镇静评分<4分;瘙痒4例14.29%,轻度未处理;尿潴留导尿14.29%;血氧间歇期下降<90%者4例为14.29%,鼻导管吸氧可完全缓解;无肌僵现象发生;呕吐2例7.14%于体位变动时发生;剖宫产4例14.29%,产钳助产1例3.57%,辅助腹部加压助产2例7.14%,催产素使用12例42.86%。
胎儿及新生儿情况 第一产程中无胎心监测异常出现,一例二程中宫缩时出现胎心可变减速,产钳助产,娩出后发现脐带绕颈3周;新生儿Apgar评分均>7分。
雷米芬太尼国外已用于分娩镇痛中,镇痛效果优于笑气吸入,度冷丁静注。因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效,时量相关半衰期仅为3~5min,胎儿新生儿代谢近似于成人,不会产生蓄积,不会产生延迟性呼吸抑制,可能成为椎管内分娩镇痛以外的行之有效的新型镇痛方式。但它是阿片类药物,有相似的副作用,在分娩镇痛的应用中是否会产生临床麻醉时出现的肌僵等严重的反应,国外虽无母儿重大事件的报道,但因其镇痛作用及副反应存在剂量相关性,镇痛设置应严格限制单次剂量及给药速度。我院分娩镇痛除椎管内镇痛外多采用传统肌注度冷丁、静推安定的方法,笑气因空气污染及返流等问题已摒弃。雷米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剂量范围在0.03~0.22(0.11±0.05)ug.kg-1.min-1时,循环稳定,无肌僵现象发生,无镇静过度发生,低流量吸氧可完全缓解血氧下降,胎儿可耐受,新生儿无呼吸抑制,未应用拮抗按压药。镇痛效果满意度好,对产力影响轻微,在镇痛时间20min时与60min及宫口开全时镇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在静脉应用雷米芬太尼约20min时作用达到平衡,符合药代学特点。但存在镇痛不全的问题,加大剂量出现副作用,而镇痛效果没有得到提高,可能与其镇痛封顶作用有关。而因产程漫长造成的频繁按压使产妇疲劳,得不到一定的休息,有一例产妇因产程中疲劳拒绝催产素治疗而要求剖宫产。小剂量静脉雷米芬太尼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同时存在一定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上一篇 :凯纷不同剂量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及
下一篇 : 颈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射频热凝治疗临床疗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