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来源: 2010-08-23 14:34:53
        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还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是卡马西平,当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无效时,尽管增加剂量,其疗效逐渐减退或出现不良反应如疲乏、恶心、头晕、运动失调等时,则不能连续治疗,应该缓慢撤药,同时改用其他的药物,如传统的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或者氯硝安定[1]。托吡酯(TPM,商品名为妥泰)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国内外少有其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比试验的报道[2]。本文观察了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对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等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9月—2007年1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6例,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3],并排除有器质性疼痛、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其他非三叉神经痛的颜面痛。入选患者神经系统及内科检查无阳性体征,有关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均正常。自愿参加并按照试验设计要求参加治疗和随访。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40~78岁。按就诊日期分为托吡酯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10)岁。卡马西平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7)岁。2组患者年龄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根据患者疼痛的变化调整剂量:卡马西平以200 mg/d始,每3天加量1次,每次加量100 mg/d;托吡酯初始剂量为25 mg,每日2次,每周加量1次,每次加量25 mg/d;2组最终日剂量均为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时的剂量,且日最大剂量分别不超过600 mg(卡马西平组)和200 mg(托吡酯组)。服药均为10周。如达到上述最大剂量2周后均未能改善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改用其他药物及治疗方法。 

       1.3 疼痛程度评分 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极度疼痛,同时纪录发作的频率。治疗前与治疗后2、4、6、8、10周末有专人分别观察评分,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并详细纪录各种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4] 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且2周后不再发作。用药至疼痛完全消失时间为完全缓解时间;中度缓解: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强度均减少>50%;轻度缓解:疼痛发作频率或疼痛强度仅其中1项减少>50%;无效: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强度均减少<5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完全缓解时,托吡酯组最终日剂量为75~200(89±53)mg,卡马西平组最终日剂量为300~600(432±65)mg。 

       2.1 止痛效果及VAS评分 10周末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5.2%和60.9%,总有效率均为91.3%,2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周后卡马西平组VAS值较治疗前减少(P<0.05),而托吡酯组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卡马西平组VSA值明显低于托吡酯组(P<0.05);4周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完全缓解所需时间 卡马西平组(7±2)d少于托吡酯组(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疼痛发作频度变化 2周后卡马西平组发作频度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而托吡酯组发作频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组比较,卡马西平组明显少于托吡酯组(P<0.05)。4周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2组治疗疗效比较 表2 2组VAS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卡马西平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表3 2组发作频度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卡马西平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组头晕2例,一过性白细胞轻度降低1例。托吡酯组出现头晕3例,2例坚持治疗后渐能耐受,1例不能耐受,自动退出(分析结果时剔除);1例初始体质量降低5%,继续治疗未再降低。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的变化。

3 讨 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未明确。有多种学说,中枢学说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中枢通路中类似癫痫活动所致,解释了三叉神经痛的持续发作性和扩布性,有的学者认为三叉神经痛就是一种感觉性癫痫发作,部位在丘脑—皮质或三叉神经脊束核[5]。在20世纪40年代始就开始用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治疗三叉神经痛,其机理是影响钠离子通道,抑制持续反复放电。近年来研究[3]有实质性进展,发现治疗三叉神经痛机理与γ氨基丁酸、钠通道和谷氨酸受体有关[6],且根据机理多首选卡马西平治疗[1]。 
        但有些病例治疗效果欠佳,或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如卡马西平可发生严重的皮疹、白细胞减少,苯妥英钠有影响容貌、致畸的不良反应等,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及方法。托吡酯作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有 :(1)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抑制持续反复放电;(2)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A受体的活性,增强氨基丁酸介导的抑制性神经传递的作用;(3)通过阻断谷氨酸受体亚型,阻断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神经传递作用;(4)调节钙离子通道;(5)抑制碳酸酐酶活性等[7],源于此种生理基础,托吡酯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能。本结果发现在缓解患者的发作频度及减轻疼痛的严重程度方面,托吡酯可取得和卡马西平相近的疗效。在起效时间上,王延平等[8]认为托吡酯和卡马西平在缓解疼痛时间上无差异,与之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托吡酯比卡马西平起效慢、需时长,可能与托吡酯加量较缓慢有关,这可能影响某些患者的依从性,尤其是那些临床疼痛症状重而耐受性差的患者,不推荐首选。在不良反应方面,托吡酯以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如眩晕、疲乏、镇静等,可伴体质量减轻,但导致治疗中断的严重不良反应如皮疹等少见,此与文献报道相符[9,10]。本组患者托吡酯平均用量较低,正是由于用量偏低,相应不良反应较轻,可能也是多数患者能坚持用药、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因。 

          综上所述,托吡酯可推荐作为单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尤其对那些不能耐受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患者,不失是一个好的选择。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且未能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所以,最终的结论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 Sindrup SH,Jensen TS.Pharmacotherapy of trigeminal neuralgia[J].Clin J Pain, 2002,18(1):2227.

2 刘颖苹,孟庆桐.妥泰治疗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3):40.

3 于生元.三叉神经痛的新认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4(2):3.
4 Spacek A,Hanl G,Groiss O,et al.Acupuncture and ganglionic local opioid analgesia in trigeminal neuralgia[J].Wien Med Wochenschr,1998,148(19):447449.

5 Rusu MC.The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consideration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nucleus caudalis[J].Folia Morphol (Warsz),2004,63(3):325328.

6 Woolf CJ,Mannion RJ.Neuropathic pain: aetiology, symptoms, mechanisms,and management[J].Lancet,1999,353(9 168):1 9591 964.

7 Shank RP,Gardocki JF,Streeter AJ,et al.An overview of the preclinical aspects of topiramate:pharmacology,pharmacokinetics,and mechanism of action[J].Epilepsia,2000,41(Supp 11):S39.

8 王延平,杨少青,王剑威,等.托吡酯治疗头面部神经痛[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5):370371.

9 Romigi A,Cervellino A,Marciani MG,et al.Cognitive and psychiatric effects of topiramate monotherapy in migraine treatment: an open study[J].Eur J Neurol,2008,15(2):190195.

10 BenMenachem E.Weight issues for people with epilepsy:a review[J].Epilepsia,2007,48(Suppl 9):4245.
  • 上一篇 :维拉帕米在术后PCIA中的临床应用研
  • 下一篇 : 术后镇痛诱发脊神经损伤的防治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