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的临床诊疗的现状和进展
来源: 2010-08-23 14:43:01

        慢性疼痛是现代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北美地区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常见病。慢性疼痛也是临床多学科面临的医学难题之一, 根据2004年美国RSA会议介绍和Jacobson L 和Mariano AJ[1]资料统计,受慢性疼痛困扰人口的比例在全世界发达国家总人口中高达30%,例如美国的2.3亿人口中约有7千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单是慢性腰痛一项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就高达数百亿美元。而根据1999年3月"美国医学论坛报"报道的一项在芝加哥地区进行的最新调查资料发现,有41%的中度-重度慢性疼痛病人其疼痛得不到充分的缓解,这项对805例中度-重度慢性疼痛病人调查发现有56%的病人一直遭受疼痛之苦达5年以上,其中仅有22%的病人曾去就医。由于患慢性疼痛病人的伴有一系列的社会、家庭、心理和人格行为等问题,所以生活质量严重降低,不论对社会、家庭或对本人都是一个要经常或每天面对的难题。
一、慢性疼痛的定义
  慢性疼痛定义为无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而迁延超过正常病程的一类疼痛。其临床过程不单单是较急性痛长, 更重要的是临床表现更复杂和多样化,一般的治疗方法或药物不能满意的缓解或完全控制疼痛。与此同时,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因素明显增多,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或/和工作能力降低。

二、慢性疼痛的特点
  与急性疼痛比较,慢性疼痛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①. 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除了局部的损伤外,急性疼痛时的神经系统是比较完整的;而慢性疼痛病人在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或两者都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部分或区域受到长期或反复的各种刺激和程度不同的损伤而发生。
  ②. 病因学:慢性疼痛的原因相对不明确,涉及广泛并且复杂,病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或较漫长时间内发生而多数找不出直接相关的病因。
  ③. 发生机制: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涉及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中枢神经系统三大机制,随着病程的开始和进展可以涉及不同的发生机制。
  ④. 自主神经系统和情绪的变化

  与急性疼痛不同的是慢性疼痛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因素明显增多,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多数失衡,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或/和工作能力均降低。

三、慢性疼痛评估和临床诊疗特点
① 慢性疼痛的定义和理解
  不同的临床科室可能对慢性疼痛的定义及理解和观察侧重点有所差异,这部分是因为专业知识和对疼痛诊疗的经历的缘故,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专科医师容易产生使复杂的临床症状简单化认识或部分认识的现象,而有经验的疼痛专科医师则少犯这种失误。
② 目前用于疼痛评估或计算的方法
  由疼痛的定义我们都知道疼痛本身与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还不可能有一个统一、客观和精确定量的疼痛衡量指标,所以现在临床所使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无论怎样设计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过程中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客观偏差,这样也必然会对慢性疼痛诊疗过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③ 病人疼痛症状和临床诊断的一致性
  病人以往对疼痛的经历和对于自己疼痛的表达能力以及接诊医师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接诊时间等因素直接影响慢性疼痛诊疗过程中病人疼痛症状和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主要因素,例如有些病人对疼痛的经历很多,但却不善于表达,而医师体检有无特异性的阳性体征发现;或者医师发现一些异常体征,而与病人的临床主诉不一致;有时接诊病人过多,医师无足够的时间听完病人的主诉或做相应的体格检查等等。
④ 慢性疼痛本身的多样性和临床差异
  慢性疼痛的临床特点之一就是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时在门诊我们经常会发现同一痛症在不同的病人可有不同的主要表现,而不同的痛症在许多病人身上又可以出现相同或相近似的症状。临床上应该重视病人的人格特性、社会和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心身健康状况和职业等方面的信息。
⑤ 慢性疼痛的广泛性和慢性疼痛诊疗的科普宣传之间的对比
  目前有关诊疗信息和方法对社会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远跟不上临床疼痛诊疗工作的发展,因此出现许多能在麻醉科疼痛门诊解决痛症问题的病人在临床其他科室之间来回奔走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我们必须加强面对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宣传工作,实事求是的告诉他们我们可以为他们解决那些问题,可以为他们提供那些信息,在提高我们服务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专业的社会地位。
⑥ 慢性疼痛的广泛性和慢性疼痛科研的明显滞后
  慢性疼痛诊疗涉及多个临床学科,由于专业领域和知识的限制及专业兴趣和投入的比例的差异,造成现实疼痛诊疗工作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疼痛科研工作滞后,而麻醉科在完成临床繁重的麻醉工作的同时又兼顾疼痛诊疗工作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临床科研,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但是如果不进行较高水平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我们就不可能完成别人做不了的工作,也很难来占有慢性疼痛诊疗学的一席之地。
⑦ 不同临床学科慢性疼痛诊疗的协调和交流
  在麻醉科从事疼痛诊疗过程中往往与周围兄弟科室的关系会直接影响临床工作的发展,这在部分医院尤其如此,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不认可,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将每个病例认真做好临床工作和解释说明,天长日久必然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首先我们必须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出发,并加强与兄弟科室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尤其是应该妥善处理临床中的特殊病人,及时补救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之处,以取得兄弟科室和病人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⑧ 慢性疼痛诊疗的规范化
  慢性疼痛诊疗工作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临床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操作,主要包括,疼痛诊疗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疼痛诊疗适应症的掌握、诊疗工作的制度、技术常规和门诊、病房管理制度等,这是我们的工作得到认可的必由之路。
⑨ 从事慢性疼痛诊疗临床医师的现状
  目前从国内的慢性疼痛诊疗工作大局来看,麻醉科医师在大中等城市占有主力军的位置,但从我们临床工作的质量看还未达到预期的标准,随着我国执业医师资格的实施,从事慢性疼痛诊疗工作也应该执行资格制度,以确保从业医师的素质和临床工作的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麻醉科医师从事慢性疼痛诊疗工作比其他兄弟科室具有优势的条件,如何加强自己的自身建设,更好的服务于疼痛诊疗工作值得我们认真落实。

四、慢性疼痛综合治疗的目标
  ① 增加病人对自身疼痛和影响因素的认识
  ② 增强病人战胜慢性疼痛的信心和能力
  ③ 终止慢性疼痛的恶性循环状态
  ④ 减少慢性疼痛病人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⑤ 实施有效的疼痛康复工程,防止或减轻疼痛的复发率
  ⑥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⑦从生理、心理、行为等多水平对功能异常的神经系统进行调整。

五、慢性疼痛研究进展
  ①慢性疼痛是由于持续性伤害性刺激→机体正反馈机制失衡→疼痛调节失控;
  ②慢性疼痛导致的机体一系列功能异常包括感觉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增益加大;神经血管控制功能的反应性增高;持久免疫源性及神经源性炎症;抑制系统功能降低;外周躯体感觉在皮层上的代表区发生扭曲和不正常的情感表现:如知觉的放大和产生灾难样情感。
  ③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外周神经受损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多种特性均发生变化-如:多种肽及其受体(α2 受体)、酶(NO合成酶)的特性产生变化。这类变化的生理意义在于改善神经元的存活及再生;有助于克服器官损伤所造成的严重伤害,如剧烈疼痛等不利影响。
  ④脊髓水平的抗痛系统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肽能机制方面的变化—背根神经节中间神经元合成阿片肽及其他神经肽类;同时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自身对炎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起某种反应并减轻疼痛。
  ⑤慢性疼痛患者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持久的伤害性刺激或神经损伤将导致-感觉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激肽上调;脊髓突触传递敏感性增强—产生长时增强效应;抑制系统功能下调;神经元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等。
  ⑥疼痛本身就是一类疾病,它可以导致神经系统在分子、细胞、心理及社会多水平发生调节失常。发生疼痛要及早完善控制,以免形成长期慢性化,导致机体功能失调。

近年来,德国长期从事有关慢性神经病源性疼痛机制的研究的Janig (1999,2000)教授经过实验室研究及理论推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外周神经损伤后涉及产生慢性疼痛的外周和中枢性机制。
  (1). 逆行性细胞反应
  (2). 顺行性细胞反应
  (3). 交感神经节传递紊乱
  (4). 交感神经干预现象
  (5). 自主神经系统再生
  (6). 微循环舒缩功能紊乱
  (7). 毛细血管功能紊乱
  (8). 免疫系统作用
  (9). 中枢功能异常

(全文刊登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略)

                                                 来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作者:王家双

  • 上一篇 :硬膜穿破后头痛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 : 瑞芬太尼用于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的进展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