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例 >文章正文
重症病例 >文章正文
亲眼看“张一刀”做开颅手术
8月17日6时50分,康女士等5位市民赶到医院。7时,5位市民按照常规跟着张主任一起参加英文学术活动。8时,交班、逐一查看病区的所有患者。9时40分,张主任进入手术室,3位市民轮流进入到手术间内观看。“我们就不进去了,在这屋子看视频就成了”。在手术室示教室内,另两位市民面对开颅手术有点却步。
“这位患者的肿瘤长在蝶骨嵴位置,有鹅蛋大小,算是巨大肿瘤了,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张主任在显微镜下正在剥离肿瘤和脑组织。肿瘤太大了,要分块切除。”现场,神经外科王医师向市民讲解。“剪刀、海绵、棉条、……”张主任聚精会神地端坐在显微镜前,挺直腰板,双手不停地剥离、剪切、止血,并吩咐助手密切配合。“张主任的手要这样长时间平端,身体一动不动吗?”“是的,手术进行多长时间,张主任这个姿势就要保持多长时间,显微镜下,不能有丝毫的偏离和闪失。”面对这样精细无比的手术,市民发出感叹:“听说像这样的手术,张主任一天要做三四台,还要查房、出门诊,真是需要超常的毅力和体力。”
“你们就吃这样的饭呀?我以为你们手术医生吃的饭像国外那种自助餐呢?不可思议,我吃不下去。”市民代表李小姐惊讶地询问。做完第一台手术后,张主任与大家一同吃午饭。“因为你们来,这午饭已经不错了。”简单地吃了几口,张主任又上了第2台手术。
可能是因为太紧张的缘故吧,午饭后3位市民代表在手术室都出现了头晕、头痛的症状,工作人员陪同他们到外面休息。
体会到“医者父母心”真正含义
下午3时,做完第2台手术,张主任出专家门诊。这里已经有33位患者等候就诊。来自河南的王女士给她90多岁的老母亲咨询病情,流着泪走出诊室,激动地说:“虽然我母亲的病不能做开颅手术了,但是遇上这么好的专家,解释这么到位,我母亲无憾了。”来自天津的3位家属轮番反复向张主任问同一个问题,张主任不厌其烦地说明。2位市民在一旁听得实在不耐烦,气得走出了诊室,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实在太不懂事了,张主任这么累,他们太过分了,我们太心疼张主任了。”张主任看完最后1名患者已是晚上8时30分。
市民代表感动不已。张先生说:“以前只认为医生是一门技术性工作,穿着白大衣,带着听诊器。通过跟张主任一天的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医生太辛苦了。他们不仅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而且还懂得心理学、社会学,全方位地理解病人。他们一天要超负荷地工作十几个小时。医生太敬业、太神圣、太高尚了。从张主任的身上我们体会到了‘医者父母心’的真正含义,他不愧是排名第一的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张主任平和地说:“做医生,这都是应该做的,我不算辛苦,年轻医生才辛苦呢。他们下了手术台还要写病历、查房,只要我不回家,他们都不走。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这么做的。”
文章来自: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