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的手术选择及原则
来源: 2010-08-23 11:20:59

         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脑转移常被视为肿瘤远处播散、预后不好的标志。随着肿瘤全身治疗效果的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发生肿瘤脑转移机会也随之增加。目前主要关心的问题是这些肿瘤是否需手术切除?切除能否让患者有生存获益?因此,须基于可靠的临床实践和资料探讨其手术的选择和治疗原则。”

     ——毛颖

    对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手术治疗有以下目的。首先是明确诊断,尤其对原发灶不明者,并依此进行下一步治疗,同时与放射性坏死灶相鉴别。其次是改善症状,缓解脑水肿,解除肿瘤占位效应及对重要功能区和皮层下纤维束的压迫。再其次是减少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手术可使85%的患者局部控制率达到40个月至5年,中位生存时间达10.0~16.4个月。

    手术适应证 脑转移瘤RPA 1级患者是理想的手术对象。RPA 2级患者是否能接受手术尚无定论,应仔细评估其生存期与手术风险后作综合考虑。RPA 3级患者术后预后差,不宜手术。脑转移灶数量是决定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是否应接受手术的重要因素,数量为1~3处者适于手术,4处以上则不宜手术。

    孤立转移灶手术治疗 上世纪 90年代开展的两项前瞻性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预后特征的孤立性脑转移灶患者适于手术切除联合WBRT。

    帕特切尔(Patchell)等的结果显示,手术+WBRT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和生活自理时间均显著优于WBRT组,首发转移灶的复发率显著低于WBRT组。费切特(Vecht) 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手术+WBRT组患者中位OS显著优于WBRT组,建议对颅外病情稳定的孤立性脑转移瘤患者行手术切除+WBRT。

    多发转移灶手术治疗 迄今为止尚无此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宾达尔(Bindal)等的回顾性研究表明,脑转移病灶不超过3处且全身疾病控制较好的患者,转移灶全切除能显著延长其生存期,术后预后情况与孤立性脑转移瘤患者相似。另一项针对乳腺癌脑转移的研究则证实,多发性脑转移与孤立性脑转移术后患者生存期无显著差异。

    2009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指出,CT或MRI证实脑转移灶>4处的患者术后预后差,不适宜手术,应予WBRT。

    手术须和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患者临床获益更大。目前观点是,手术+WBRT效果优于单纯手术,可降低肿瘤脑转移复发率与神经系统相关死亡率。

                                               文章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上一篇 :阅病例,辨导致心肌肥厚的几种病因间
  • 下一篇 : 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治疗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