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oclot 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的原理及应用
来源: 2010-08-23 13:37:26

The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onoclot Coagulation & 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梁辉 硕士研究生

王保国 教授
Hui Liang and Baoguo Wang

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北京市100050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0

ABSTRACT

  Sonoclot coagulation & 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 can test the viscoelasticity of clot and reflect the functions of coagulation and platelet in vitro. Currently, it has been used in cardiovascular surgery,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other surgeries with massive hemorrhage. It can also be used in pediatric ward,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homeostasis research.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accurate and convenient tool for clinical homeostasis examina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briefly th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 of this instrument.

  Sonoclot 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Sonoclot coagulation & 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SCASIENCOIncUSA)由Von Kaulla等人于1975年发明,主要用于对凝血和血小板功能进行体外检测。目前,该仪器在心血管外科、肝移植手术和其他出血量大的手术中,以及儿科、重症监护及止血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准确、快捷的临床止血检验工具。本文对该仪器的原理及应用作一简介。

一、正常止血过程
  血管受损后,组织因子进入血液、血液与血管内皮下胶原相接触可以分别启动外源性及内源性凝血系统,并通过共同途径最终生成凝血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再聚合为纤维蛋白多聚体,最终使血液成为凝胶状。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凝血级联反应。
  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首先,血管壁破损后,血小板在VW因子的介导下,粘附于内皮下胶原,并被内皮下组织及局部形成的凝血酶激活,发生释放反应,释放ADP及TXA2, 从而进一步吸引血小板发生聚集。激活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共同形成白色血栓。凝血块形成后,血小板的收缩蛋白通过纤维蛋白网络结构,使血凝块发生收缩(凝血收缩),这样可以大大加强血凝块的强度,最终起到止血的作用。这时血凝块也由凝胶态变为固态。另外,血小板对于凝血级联反应也有加速及催化的作用。可见,血小板对于正常的止血功能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在凝血系统启动的同时,纤溶及抗凝系统也被激活,使止血及抗凝系统在新的平衡点上达成新的动态平衡。

二、Sonoclot分析仪的原理及检测参数
  Sonoclot 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可以提供血液样本体外止血过程的全部资料,其检测参数可以反映凝血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凝胶形成、凝血收缩及纤维蛋白溶解的相关信息。其工作原理为:与超声传感器相连的一次性塑料探针在新鲜未抗凝的血液标本(0.36ml)中以200Hz的频率上下震动,所遇到的阻力被记录下来,转化为模拟电信号,以凝血信号(clot signal)的方式由电脑或打印机显示出来。其实质是对血液标本整个凝固过程中粘弹性变化进行实时测算(图1、2)。
  其检测参数包括:ACT(
SonAct,激活凝血时间)血液标本保持液态的时间,正常值为85-145s,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状况(图3)。CR(clot rate, 凝血速率),曲线上升的第一个斜率,反映纤维蛋白形成的速率,间接反映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图4),正常值为15-45 clot signal /min。凝血块形成后,在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收缩,随着血凝块强度变大,sonoclot标记曲线上升,并逐渐达到顶峰,随着凝血收缩的进行,血凝块会从探针的表面拉开,使sonoclot标记曲线下降(图5)。TP(time to peak,达到高峰时间),凝血信号曲线达到高峰的时间,该高峰由纤维蛋白与血小板相互作用而成,可反映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小板的量及功能,正常值〈30 minMCSmaximal clot signal,最大凝血标记值)代表探针遇到的最大阻力值,其高度反映凝血收缩的强度,正常值70-90 clot signal(图6)。PF(platelet function, 血小板功能) ,反映血小板功能,由与分析仪相连的Signature viewer电脑软件依据血液标本结束液态阶段(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后凝血收缩的强度及速度(凝血收缩过程中sonoclot曲线各点的微积分值)计算出的相对值。血小板的功能除了PF外,还可由TP、MCS反映。正常Sonoclot曲线通常可见两个明显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反映了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其上升支越陡(CR值大),说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越高,其转变成纤维蛋白的速度越快;第一个高峰之后的曲线下降至第二个高峰形成及其后的下降支是纤维蛋白与血小板产生相互作用,血凝块发生收缩的结果;第二个高峰越高、越陡,说明凝血收缩越强烈,纤维蛋白原的浓度越大,血小板参与凝血的综合体现(反映血小板的量、功能及其与纤维蛋白相互作用的情况)越好。可见,Sonoclot分析仪不但可反映凝血因子的状况,而且也可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参考文献

1. 赵俊,主编.新编麻醉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82-184.
2. Miyashita T, et al. Anesth Analg, 1998, 87:1228-33. 
3. Mallett SV, et al. Lancet, 1991, 338: 765-766.
4. Tuman KJ, et al. Anesth Analg, 1989, 69:69-75.  
5. Chapin JW, et al. Trans Proc, 1989, 21: 3539.
6. Ellison N, Jobes DR, eds. Effective Hemostasis in cardiac surgery. Philadelphia: W.B.Saunders, 1988, 183-193.
7. Peck SD. Thromb Hemost, 1979,42:764-777.

  • 上一篇 :喉部手术前气管切开期间的监护镇静
  • 下一篇 : 重症监护病房(ICU)设计和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