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治疗与护理 >文章正文
重症治疗与护理 >文章正文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 陈 杰 王祥瑞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人提出心衰时伴有循环儿茶酚胺,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NE)的升高,且NE水平越高往往预示着心衰的预后越差,推动了肾上腺素受体(AR)与心衰关系的研究,尤其在β-AR与心衰发病以及β-AR拮抗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本文就心力衰竭时肾上腺素受体作综述。 一、心力衰竭时交感性肾上腺素能系统 在严重的心力衰竭,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是上升的。上升的程度和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系。血浆NE水平和预后也相关。所以,有理由认为,心力衰竭引起交感神经的激活,而这种激活具有不利的影响。一个可能的机制是,受损的心肌功能引起相对性高血压,刺激压力受体,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过度的儿茶酚胺刺激,对于衰竭的心肌,具有直接毒性作用。潜在的有害作用包括:①促进的肌纤维膜的通透性;②细胞内钙超负荷和舒张期钙减少的迟缓;③过度cAMP或钙刺激之后,促进发生心率不整;④机械功能受损,可能伴有舒张功能受损;和⑤心肌氧的浪费。最终效应加速了心力衰竭的进程。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值得注意的是,β-AR的受体储备极少,即心脏的工作几乎动用了所有β-AR以介导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就终末分化的心肌细胞而言,其数量减少或功能下调对整体心脏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虽然除β-AR外,α-AR、H2(histamine 2)受体、5-HT4(5-HT4-serotonin)受体和VIP(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受体亦能介导心肌正性肌力效应,但它们作用的总和仅为β-AR的20%~30%,而这些受体也仅有少量的受体储备,表明当心衰β-AR功能下调时,通过其他途径代偿的能力是有限的,直接加速心衰的进程。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β-AR拮抗剂的使用 β-AR拮抗剂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已有20余年的历史。由于其直接作用是拮抗β-AR激动所介导的心肌正性变力效应,因而在刚开始使用该药时,往往不能减轻心衰症状。随着几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陆续开展,发现长期、正确使用β-AR拮抗剂不仅不会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反而可明显增加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999年,ACTION-HF会议确定了β-AR拮抗剂治疗心衰的原则,即由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引起的稳定的II或III级(NYHA心衰分级)心衰患者应该接受β-AR拮抗剂治疗,除非对这类药物不能耐受或存在禁忌。然而目前对β-AR拮抗剂治疗心衰的机制仍缺乏值得信服的实验依据,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R的上调,其可能机制包括剩余功能受体的阻滞作用,信号转导的恢复、收缩力储备的增加和对儿茶酚胺毒性的防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