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治疗与护理 >文章正文
重症治疗与护理 >文章正文
一、颅内压监测[1]
根据所采用的技术不同,颅内压(ICP)监测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脑室引流测压、脑实质探头、蛛网膜下腔探头、硬膜外探头、腰穿测压、以及经颅多普勒等。表1列出了常用监测手段的优缺点。
表1.常用ICP监测手段的优缺点
监测手段 | 优点 | 缺点 |
脑室内置管 | 被认为是ICP监测的“金标准” 可作为脑脊液引流和采样的途径 可作为局部给药途径 可校正零点 | 创伤性操作 感染发生率较其他方法为高 并非所有患者均可穿刺到脑室 导管可能被血块或组织堵塞 头部位置变化时,需要重新校正零点 |
蛛网膜下腔 空心注水螺栓或导管探头 | 感染发生率较低 操作简单快速 不损伤脑实质 | 准确性有限 管路堵塞,或肿胀的脑组织堵塞螺栓内表面,监测失败率较高 需要反复冲洗管路 |
硬膜外或硬膜下导管 | 创伤性较小 导管容易放置 | 准确性有限 |
光纤/电-张力探头 | 可放置到脑室、脑实质、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等部位 易于固定和患者转运 ICP波形显示良好 刺激性小,感染发生率较低 无需校正零点,便于患者体位改变 | 监测参数随时间漂移 探头置入后无法校正零点 有导管断裂的报道 价格昂贵 |
间接监测手段 包括鼓膜移位、经颅多普勒和视觉诱发电位 | 无创监测 | 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
近年来的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ICP监测可能改善脑创伤、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转归。
二、脑血流监测
脑血流量(CBF)一直是临床渴望获得的监测指标。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也开发出多种能够监测脑血流的功能神经影像手段,能够提供局部脑血流灌注的资料,但是对于ICU患者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所提供的是脑血流灌注的瞬间状态;患者必须转运到放射科,且检查时间较长,患者的病情必须足够稳定才能耐受检查。
目前适合于ICU床旁监测脑血流的手段主要包括三种:
(一)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脑血流监测技术[2]
TCD将脉冲多普勒技术和低频发射频率相结合,从而使超声波能够穿透颅骨较薄的部位进入颅内,根据多普勒位移原理检测红细胞移动速度,直接获得颅底动脉血流速度。TCD所监测到的是颅底动脉血流速度(测量单位为cm/s),而非CBF。TCD具有无创、便于使用、可反复操作等优点。TCD在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诊断脑血管痉挛;②CBF的间接评估;③评价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
(二)激光多普勒(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3]
LDF可以测定多种部位的微循环血流,脑组织是其中之一。探头需放置于颅内(通常选择脑白质区域),发射单色激光束,通过测量红细胞的数量和运动速度,整合得出表示血流量的相对数值-PU。连续和简便是这种监测手段的优点,而局部和只能获得反映CBF的相对变化则是其主要缺点。目前LDF主要应用于术中CBF监测。
(三)热弥散血流测定(thermal diffusion flowmetry,TDF)[4]
TDF是另一项近年来引入临床的新型脑血流监测技术。TDF的原理基于组织的散热特性。监测探头也需放置于颅内脑组织中。探头具有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一个传感器对脑组织加温(
三、脑氧和代谢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