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萍 顾振华
溴化泮库溴铵(Pancuronium Bromide)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国外报道较多,但有关术前急性血液稀释对泮库溴铵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较少,本文旨在观察急性中度等容性血液稀释对泮库溴铵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资 料 及 方 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选择10例ASA1级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年龄21.8±4.54岁。术前血、尿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均正常。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史,术前未服用过对神经肌肉功能及肌松药有影响之药物。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给予东莨菪碱(0.3mg)、哌替啶(1mg/kg)及氟哌利多(0.1mg/kg)。麻醉诱导用芬太尼(2μg/kg)和硫喷妥纳(4~6mg/kg)、N2O(60%):O2(40%)辅助呼吸,2%利多卡因2ml环甲膜注射表麻后行气管内插管。N2O(60%):O2(40%)总流量5L/min吸入维持麻醉,必要时间断静注硫喷妥纳(50~100mg)或芬太尼(50~100μg),机械通气维持PCO2在正常水平。
麻醉平稳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例)和血液释释组(n-5例)。血液稀释组经肘部大静脉取血立即存入含ACD保养液的贮血袋内。同时由下肢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和中分子右旋糖酐(M=7万),直至血球压积(Hct)降至25%~30%。 麻醉过程中用DINAMAP(I846SX CRU-TUJIB 美国)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PO2、PCO2及pH在正常范围。血液稀释前后分别测定血清K-1、Na+、Cl-、Cu+1、血浆血蛋白和血浆总蛋白。连续测定直肠温,保持患者术中体温于35℃~37℃。用Biometer加速度仪对神经-肌肉功能进行连续监测。加速度传感器固定于拇指掌侧面以纪录拇指内收肌收缩时所产生的加速度。刺激电极置于同侧腕部尺神经表面,刺激电流为0.2mS的单向方波,采用2H2的四个成串刺激(TOF)形式,每个四联刺激间隔13秒。
在注射泮库溴铵前及注射96μg/kg(ED95×2)后,1、5、10、15、30、45、60、90、120、180、240和300分钟取肘部静脉血5ml。肝素抗凝,血浆放置在-20℃条件下保存待测。泮库溴铵血药浓度的测定采用荧光法。该方法在本试验室条件下的线性范围为0.05~1.00μg/ml(r=0.998,n=10例)。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1402+8.5858x。灵敏度低限0.02μg/ml,分辨率0.01μg/ml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47和2.4(n=10例),回收率84.17%。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采用3P87程序包。 数据处理: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及t检验,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