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述 >文章正文
专家评述 >文章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 薛荣亮<?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下面介绍全身麻醉的几个严重并发症: 一、迷走神经反射: 1、包括: 2、诊断: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小儿多表现为反射性喉痉挛、扁桃体、腭裂修补术、喉直达镜检时发生的可能性大,成人以胆囊手术发生率高。 除手术机械刺激外,下列因素增加其发生率: 3、处理: 思想准备:手术部位及操作是否易引起,是否原有迷走紧张。 麻醉:深度适宜,可加局麻阻滞。 药物:阿托品,可先给(观点不一),可合用麻黄碱。 心跳停止:立即胸外按压,控制呼吸。 强调:预防,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复苏成功率高。 |
二、恶性高热:<?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恶性高热是一种急性,致命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全麻(吸入)和琥珀胆碱在易感个体所激发的,表现为骨骼肌代谢亢进为特征的全麻危象。早年死亡率70%-90% , 目前降为5%-10%,虽少但应重视。 1.诊断: 突发性骨骼肌亢进综合征。骨骼肌代谢急剧升高,表现为耗氧量、CO2、乳酸和产热量均显著增加。致呼酸、代酸、肌肉强直、高热(可达43℃),肌纤维破坏出现高钾血症、肌红蛋白尿、CK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脑损伤、肺水肿、凝血障碍、器管衰竭。 2.发病情况: 罕见,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有报道全麻药发生率为1:15000--1:200000,小儿<15岁占52.1% , 男性占56.8%。 高假索人67.8% 亚洲人10.1% 黑人9.8% 中东人6.6% 拉美人3.5% 美洲本土人1.5% 所有的挥发性麻药均可引起,且与司考林合用时发生率高。 3.治疗:(1).综合治疗:停药,纯氧吸入,过度通气,支持。 (2).注丹曲林:2.5mg/L,i静脉,可重复用,直至症状控制。 (3).纠正呼酸:血气指导,或直接给碳酸氢钠1-2mmol/L i静脉。 (4).降低体温: 测中心体温,冷盐水灌洗胃、膀胱、直肠或其它降温措施。 (5).抗心律失常:但不能用钙通道阻滞剂。 (6).抗高钾血症:过度通气、NaHCO3、静注葡萄糖和胰岛素,致命高钾血症时可用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 (7).利尿:甘露醇、速尿等。 (8).心跳骤停:注意用抗高钾治疗。预防:准备丹曲林。 三、肺动脉栓塞: 1.原因:栓子包括 血栓(最为多见,且以小腿深静脉与股静脉血栓形成最多见,如留置导管)、气栓、脂肪栓、羊水栓、癌栓等。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一般择期手术0.1-0.8%,择期髋手术0.3%-1.7%,急诊髋手术4%-7%。 2.病理生理: 肺动脉栓塞与损害 肺组织、肺循环、右心与左心功能等。 3.诊断: 症状:最常见的有胸痛、呼吸困难(无此二项不能诊断),同时有烦躁、咳嗽、恐惧、咳血、晕厥。 体征: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颈静脉怒张、发绀、发热、胸膜捻发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肝肿大、低血压、休克。 其它:心电图表现,约40%病人出现电轴左偏或右偏、肺性P波、室早、房颤。X线、超声、扫描均可协助诊断。 |
4.治疗及处理:(1).一般支持:吸氧,输液,升压,正性肌力药,抗心律失常等。<?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肝素治疗:静脉血栓形成者须迅速建立肝素化,持续静脉输入或q4h注射一次,直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为正常的1.5-2倍,时间5-10天。有严重出血者停用。 (3).长期抗凝:可口服华弗林(warfarin),方法基本同上。 (4).溶栓治疗:链激酶,尿激酶,组织f蛋白溶酶原激活物。 (5).其它方法:腔静脉阻断法,栓子切除术等。 四、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改变: 五、术中低氧血症: 主要表现为 SPO2下降 病理生理: 低张性缺氧:过敏可致支气管痉挛,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血液性缺氧:中毒后高铁血红蛋白症,如procaine;循环性缺氧:失血性休克,蛋白质丢失致胶体渗透压下降、肺间质水肿。多见于: 肺疾患(气胸、肺水肿、肺不张、原有慢支肺气肿等); 心脏疾患(原有心梗,心功不全,心缺血, 心律失常等); 严重低血压(手术、麻醉等); 供氧不足(包括机械障碍等) 。 六、术中支气管痉挛: 表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三凹症,发绀,心率增快,心律失常,SO2下降,呼吸阻力增高,肺哮鸣音等。 处理:查找原因,消除刺激原,应用扩张支气管药(氨茶碱,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可配合应用激素。 |
七、麻醉中心律失常:<?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发生,如心动过速、过缓,房早、室早、交界性早,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中老年人、原有心脏病者多发。 八、气管导管堵塞: 多发生于婴幼儿 原因:导管前端尖、气管黏膜幼嫩、渗血、分泌物混合后易在前端形成结痂。 表现:CO2蓄积致心率增快、面色潮红,误以为“好”,进一步发展则致血压下降、脉细速、心脏骤停。 处理:应紧急换管。 九、中低体温:与下列因素有关: 外周环境严重低温; 短期内输入大量冷液体(包括腔镜灌洗液,胸腹腔冲洗液); 某些麻醉药的中枢降温作用; 呼吸道丢失水分与热量(开放式或半禁闭式吸入麻醉)。 表现: 心率、血压、SPO2下降,神志不清,无自主呼吸,体温不等。 处理:快速复温,严密监测,控制呼吸,CVP,直至恢复。 十、急性肺水肿: 原因:1)心脏负荷过重:输入过多液体、应用缩血管药等,尤以小儿及心功不全多见; 2)心功能不全; 3)低蛋白血症:原有或输入晶体液过多使血液稀释; 4)呼吸道梗阻:严重缺氧和CO2蓄积,误吸,过敏等。 表现:R急促,TV下降,双肺呼吸音粗,水疱音,SPO2下降等; 处理:控制输液,给予西地兰、速尿、氨茶碱、地塞米松等。 十一.急性脑水肿:术后死亡率高 可能原因:1)脑血管麻痹急性扩张,脑血流增加; 2)手术对脑组织挤压或操作粗暴; 3)体位; 4)缺氧、CO2蓄积; 5)输液输血逾量; 6)麻醉药本身; 表现:颅内压突然升高,脑组织膨出骨窗,血压及心率先后 处理:充分供氧,适当过度通气,甘露醇利尿,激素等. 预防:针对原因,麻醉药应避免吸入药而用静脉麻醉药如芬太尼、SP、依托米酯,肌松药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为宜。 十二. 其它: 很多。如术中知晓,主要为麻醉过浅,研究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