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述 >文章正文
专家评述 >文章正文
临床资料
上腹部手术2927例。其中静脉复合或静—吸复合气管内插管麻醉(全麻组)1703例(包括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复合152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组)1224例。全麻组选用N2O-O2加安氟醚或异氟醚或七氟醚、芬太尼为主的全麻药复合,早期部份病例以普鲁卡因、琥珀胆碱、芬太尼和安氟醚为主。硬膜外组选用利多卡因、丁卡因和布比卡因为主的局麻药混合液。手术种类涉及肝、胆、胰、脾、胃等上腹部内脏器官。
结果
(一)从表中可以看出:选用全麻占总数的58.2%,硬膜外占41.8%。在我院大部份上腹部手术均选用全麻,少部份选用硬膜外,一般用于病人情况较好的单纯胆囊手术,早期部份病例中硬膜外所占比例较高,后期病例中硬膜外所占比例逐渐降低。
表 2927例上腹部手术麻醉方法选择统计
硬膜外 全麻 合计
例数 (%) 例数(%) (例)
390 (63.0%) 229 (37.0%) 619
377 (56.6%) 289 (43.4%) 666
293 (43.4%) 382 (56.6%) 675
105 (15.1%) 590 (84.9%) 695
59 (21.7%) 213 (78.3%) 272
合计 1224(41.8%) 1703 (58.2%) 2927
(二)是我院近5年来上腹部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变化情况。曲线显示硬膜外的选择在逐年减少,最低点(15.1%)。而全麻的选择在逐年增加,最高点(84.9%)。
讨论
在上腹部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上,既往多选用硬膜外麻醉,尤其是国内中小型医院应用硬膜外麻醉较为普遍。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上腹部手术,
切口可以无痛,腹肌可以松驰,但腹腔内脏器官却是自主神经系统管辖的,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尤其是副交感神经的迷走神经来自脑,膈神经则来自颈4,硬膜外麻醉均不能阻滞。故上腹部手术的牵拉痛、反射痛,恶心呕吐和鼓肠、心动过缓等等,往往需使用辅助药物来弥补,有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带来问题甚至意外。如加重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
也给病人留下了不良的心理创伤。国外腹部手术基本上不单独应用硬膜外麻醉,而在需要时与全麻联合应用,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镇痛用。国内大型医院上腹部手术选择全麻的比例也都逐年增高,这也反映了我国现代麻醉学发展的方向。本文的统计也显示如此。
我院近5年来上腹部手术麻醉方法选择变化统计表明,硬膜外的选择下降了41.3%,最大幅度为下降47.9%。而全麻的选择则上升了41.3%,最大幅度为上升47.9%。全麻的最高比例为84.9%。表明了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发生了由硬膜外为主向全麻为主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一)麻醉学科的发展与人员素质的提高。
随着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我院麻醉科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增加了 医学 院麻醉学系本科毕业生,外出进修学习及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狠抓业务水平的提高,紧紧跟踪国际国内麻醉学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全麻比例奠定了业务基础。全麻比例的提高也促进了麻醉医师水平的提高。
(二)麻醉设备条件的改善及新型药物的应用。
麻醉学科的发展离不开设备的更新及新型药物的应用。我院麻醉科增添了多台新型进口麻醉机,每个手术间均配备了进口多参数监护仪,配备了N2O及中心供氧,推广应用新型麻醉药物及肌松药物,为提高全比例创造了技术条件。从麻醉诱导至手术开始可在10—15分钟内完成,加快了手术的周转。
(三)外科手术的要求及新技术的应用。
量的要求及麻醉医师对病人安危的要求增加也促进了全麻比例的增加。如复杂的肿瘤根治、深冷冻、腹腔镜等手术均需要在全麻下进行。
(四)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人对麻醉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也逐步增加。除要求手术无痛外,亦不愿意留下穿刺的疼痛及牵拉的反应等痛苦的记忆,主动要求全麻的病人逐步增加。全麻比例的提高,除提高了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外,也避免了对病人的不良心理创伤。
(五)术后疼痛治疗的要求。
麻醉学的发展及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促进了疼痛治疗的发展。麻醉医师除手术中让患者无痛外,也能够让患者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疼痛减轻或无痛。我院在上腹部手术中选择全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手术中使用全麻为主,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接一次性镇痛泵镇痛用,效果良好。上腹部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趋向于以全麻为主,辅助硬膜外术后镇痛是麻醉学发展的方向,需要提高业务水平,更新设备及药物,合理选择,精心操作,认真管理,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