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与讲座 >文章正文
综述与讲座 >文章正文
张利萍 蒋建渝 孟秀丽 夏登云<?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资 料 和 方 法 选择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成年病人30例,ASA Ⅰ-Ⅱ级,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无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病史。术前心、肺、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和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红蛋白及血球压积等项检查正常,术前无影响血糖的药物治疗史。根据病人年龄分为成年组(18-60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安定10mg,东莨菪碱0.3mg或阿托品0.5mg,术前30min肌肉注射。病人入手术室后取平卧位开放上肢静脉。诱导用药,氯哌定2.5mg、芬太尼1.5~2.0μg•kg-1、异丙酚1.0-2.0mg•kg-1、琥珀胆碱1.5-2.0mg•kg-1。术中机械通气参数设定:潮气量8~10ml•kg-1,呼吸频率10~12次/min,吸:呼比例1:2。持续吸入地氟醚-氧,间断静注万可松、芬太尼维持麻醉。地氟醚吸入方法:在100%氧流量3L/min的条件下,以地氟醚挥发(Datex-Ohmeda Teco)设定浓度(FD)2%开始,并以2%~3%的间隔逐渐增大吸入浓度直至满足手术要求并维持麻醉,术中选择输入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血浆代用品或全血,整个观察期间不用含糖液体。 监 测 方 法 及 监 测 指 标 病人均于诱导前在局麻下行右颈内静脉和桡动脉穿刺暨管。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EOG、SpO2、P4CO2及ABP;术前及术中间断行动脉血气分析。分别在诱导前、地氟醚吸入30min 、手术开始后60min及关腹膜后即刻,于中心静脉导管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浆后于-30℃保存待测。血糖浓度测定采用葡萄糖浆氧化酶法;血浆胰岛素浓度和血浆胰高血糖浓度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统 计 学 处 理 所有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
结 果<?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两组病人的体重、性别比例、手术方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芬太尼、地氟醚用量均无显著差异。所有病人的麻醉诱导顺利,术中血液动力学平稳。血气分析PaCO2维持在35~38mm Hg,SpO2保持99%~100%。术毕均顺利拔管后返回病房。地氟醚麻醉期间,两组病人的血糖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在吸入地氟醚30min后,两组病人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诱导前对照值(P<0.05);在手术结束前,成年组和老年组的平均血糖浓度分别达到(9.75±1.92)mmol/L和(7.51±0.95)mmol/L,麻醉期间,成年组血糖浓度的增高幅度均大于老年组,在手术开始后60min 和手术结束前两组间病人的血糖浓度比较:P<0.05,P<0.01。 讨 论 本研究观察到在地氟醚麻醉期间血糖水平逐渐升高,且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升高的程度间存在差异。本研究发现,随着血糖浓度的增高,两组病人的血浆胰岛素浓度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虽有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血浆胰岛素浓度与血糖浓度间的相关性也不显著(成年组r=-0.78,老年组r=-0.09 P>0.25)。另外,两组病人血浆胰高血糖素浓度变化也无明显差异,与血糖浓度间无明显相关性(成年组r=-0.58,老年组r=-0.02 P<0.25)。考虑以上结果可能与观察样本量较小有关,但不能除外地氟醚对血糖影响存在其它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