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与讲座 >文章正文
综述与讲座 >文章正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杨拔贤<?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和生命支持治疗的有效方法,也是危重医学中的基本内容。呼吸衰竭可因肺氧合功能或呼吸泵功能障碍而引起。前者是因肺病理改变引起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障碍,表现为低氧血症。但低氧血症也可引起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和死腔通气增加,结果导致呼吸作功增加。如果呼吸作功过度增加,可因呼吸肌疲劳而导致呼吸泵功能衰竭。引起呼吸泵功能衰竭的原因有:呼吸肌疲劳、胸廓运动障碍、神经肌肉接头病变、运动神经功能丧失以及中枢神经功能抑制或丧失。一般来说,肺实质病变主要是引起氧合功能障碍或衰竭,也可继发CO2排出障碍。而泵功能衰竭主要影响CO2的排出,但也可继发低氧血症。因泵功能衰竭引起的低氧血症,机械通气使肺通气功能恢复后即可纠正。因肺实质病变引起的低氧血症,仅靠机械通气则很难改善,应结合氧治疗、胸部物理治疗或循环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法。任何机械通气模式都有治疗的一面,也存在潜在的合并症。20世纪50年代逐渐将呼吸道控制方法和机械通气技术应用于重症病人的治疗,成功地救活了许多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开创了机械通气的新时代。1967年,Ashbaosh、Pettu等首先将PEEP应用于ARDS病人的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可明显改善PaO2。但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PEEP并未能显著提高ARDS的成活率。近10年来,随着人们对呼吸生理、呼吸疾病的病理生理及其发生的机制的研究,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使机械通气策略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
一、“容量伤”和潮气量的设置 关于VILI是压力伤还是容量伤,有许多实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动物实验发现:①用低潮气量、低气道压力进行机械通气,不发生VILI;②用大潮气量、高气道压进行通气,肯定发生VILI;③以捆绑动物胸廓的方法进行高气道压、低潮气量进行通气,不发生VILI;④用负压、大潮气量进行通气,发生VILI。可见,VILI主要是容量伤(volutrauma),与潮气量有密切关系,肺泡过度扩张可直接损伤肺泡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及肺血管基底膜,导致肺泡断裂和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
Dreyfuss等为了区别肺组织膨涨与胸内压增高的不同作用,在保持气道峰压(PIP)为45cmH2O时,给未开胸的大鼠以大VT或小VT行机械通气,小VT通气时通过限制胸壁活动来达到高PIP。结果发现:大VT组发生了通透性肺水肿及超微结构的变化,而小VT组未出现上述变化。为进一步证明高气道压不是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原因,又通过铁肺行负值通气,但在大VT时肺水肿还是产生了。这一研究表明,VT增加而不是气道压升高是机械通气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原因。“气压伤”的概念应被“容量伤”所取代。Hernandez等分别在不同PIP下给兔进行机械通气,在VT未限制组,随着PIP的增加(15、30、45 cmH2O),毛细血管滤过系数也在不断增高,分别为正常、增加31%、增加43%;而在VT限制组,毛细血管滤过系数却未见明显改变。其它实验也证明,吸气末肺容量的增加是VILI的主要原因,吸气流速的增加可加剧肺损伤。<?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早期设计的呼吸器为压力控制型,通过设置气道压来确定VT。当压力固定时,VT随肺顺应性变化而变化,肺顺应性正常者,压力控制型通气可保持VT、PaCO2 相对稳定;对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者,因肺顺应性降低而导致VT减小,有发生通气不足的可能。因此,压力控制型通气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七十年代以来机械通气的策略主要是保证肺泡通气,重视VT的稳定,以维持PaO2及PaCO2正常。因此,容量控制型通气模式应用于临床,设置的VT都高于自主呼吸时的2~3倍,即12~15ml/kg。这种设置主要是根据肺组织正常的全麻病人、因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导致呼吸泵衰病人机械通气的实践得出的。对于ALI/ARDS病人,由于肺顺应性降低,要达到设定的大VT,只有靠改变气道压力来代偿,再加上PEEP,PIP常可超过60cmH2O,造成气胸、纵膈气肿等。当时认为,为保证VT、PaCO2在正常范围而出现合并症是无耐的,甚至提出预先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以治疗可能出现的气胸。鉴于VILI及“容量伤”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通气策略提出质疑。为了减轻肺损伤,应降低吸气末肺容量,并降低坪台压。因为坪台压越高,吸气末肺容量越大,肺损伤发生率也增加。提出小潮气量与最佳PEEP相结合的通气方式为肺保护性通气模式。一般认为,潮气量为4~6ml/kg以下,可避免肺泡过度扩张,又可控制坪台压在较低水平。Corbridge等对盐酸引起肺损伤犬行机械通气时,在相同吸气末容量下,小VT加高PEEP组的肺水肿程度较大VT加低PEEP组明显减轻。对猪油酸肺行机械通气时,PEEP都为10 cmH2O,当VT从12ml/kg减至6ml/kg时,肺水肿明显减轻。 二、“切应力损伤”和“开放肺”的概念 现已证实,萎陷肺泡或以低潮气量通气时,可使肺泡发生周期性复张和萎陷,在邻近的肺组织之间可产生一种切应力(shear forces),这也是机械通气时造成肺损伤的原因之一。为避免或减少这种切应力损伤,关键在于使萎陷肺复张并维持在开放状态。目前的办法是通过一定的吸气压力使萎陷肺复张,并用“最佳PEEP”使其在呼气相仍然维持在复张状态,即所谓“开放肺”概念(open lung)。但PEEP对VILI的影响应作具体分析。PEEP可增加功能余气量,使肺泡开放可避免切应力损伤;当潮气量不变时,PEEP可使吸气末肺容量增加,从而增加肺损伤的可能性;PEEP可增加胸内压,从而影响肺水平衡。有实验表明,VT一定时增加PEEP可使离体肺水肿加剧,但对整体动物肺水肿的影响则取决于它对肺总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若肺总量增加明显,则可促进肺水肿形成;若使肺血流显著减少,则可减轻肺水肿。在吸气末肺容量不变时,增加PEEP可使肺开放,VT降低,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起到肺保护作用。在PEEP一定时,增加VT可导致肺总量的增加,从而加剧肺水肿的形成。总之,在PEEP、VT和肺吸气末容量之间,肺吸气末容量对VILI的形成最为关键,只要肺吸气末容量达到一定值,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水肿就会出现。因此,最佳PEEP(PEEPi)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
五、通气模式的选择 参 考 文 献 3. Tremblay L,et al.:J Clin Invest 1997;99:944-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