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 >文章正文
疼痛治疗 >文章正文
术后14d时,A、B、D组粘连范围均大于F组 (P<0.05), C、E组粘连范围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d时,A、B、D组粘连范围大于F组(P<0.05),E组粘连范围小于F组(P<0.05),C组粘连范围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成纤维细胞计数
在术后14d和21d时,A、B、D组组间成纤维细胞计数比较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成纤维细胞数明显多于E组(P<0.05);术后14d时C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分别与A、B、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少于D组 (P<0.05); 术后21d时C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多于E组(P<0.05),但少于A、B、D组(P<0.05)。
术后14d时,A、B、D组成纤维细胞计数明显多于F组 (P<0.05), C、E组成纤维细胞计数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1d时,A、B、D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多于F组,E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少于F组(P<0.05),C组成纤维细胞计数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肌腱粘连范围评分与成纤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局部未用药的肌腱周围成纤维细胞计数与同期该肌腱粘连范围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直线正相关(r=0.681)。
(5)电镜观察
A 、B、D组成纤维细胞多为高活跃状态,细胞体积大、胞浆多、细胞器发达,可见大量增生扩张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胶原纤维量多、排列紊乱。 C组成纤维细胞处于相对低活跃状态,细胞器不发达,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较少,胶原纤维量少。E组成纤维细胞处于低活跃状态,细胞器不发达,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稀少,胶原纤维量较少。
结论
(1)采用改良Rothkopf和Peterson实验性损伤法可建立软组织损伤性粘连模型,符合软组织损伤修复的病理过程,与粘连形成过程一致。
(2)肌腱粘连范围评分与成纤维细胞数量呈直线正相关。
(3)TA通过抑制腱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干扰胶原纤维的合成、并对已形成的胶原纤维进行降解,可起到抗粘连的作用。
(4)75 IU.ml–1透明质酸酶对软组织损伤性粘连无明显作用。
(5)透明质酸酶能使注入组织中的曲安奈德容易扩散吸收,进而提高了曲安奈德的抗粘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