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内脏痛的处理
来源: 2010-08-23 14:35:19

          什么是癌症内脏痛?

    癌症患者的内脏痛在临床上极为普遍,晚期癌症患者的剧烈疼痛多为内脏痛,其主要特点为:疼痛部位模糊,定位不准确;疼痛性质多为胀痛、绞痛、隐痛,或为模糊不清、难以描述、难以忍受的疼痛;对引起皮肤疼痛的刺激一般不感到疼痛,但对扩张、痉挛、牵扯、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常伴有自主神经反应、牵涉痛与肌紧张,并通常伴有情绪异常。内脏痛的程度与患者本身的肿瘤特点相关,颈部、胸部内脏痛容易被忽略,胰腺癌疼痛是最典型的内脏痛,盆腔内脏痛则最为复杂,治疗也较困难。

    在癌症患者内脏痛的治疗中,除了最基本的病因治疗外,镇痛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镇痛治疗中以药物治疗最为常用,应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疼痛治疗三阶梯原则选用药物,但癌症内脏痛的特点决定了其有一些特殊要求:给药方式应尽量减少对胃肠道的影响,注意胃肠道功能紊乱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同时应注意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在能耐受最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辅助药物。

    阿片类药物常规给药

    阿片类药物仍是治疗癌症患者内脏痛的最常用药物,在开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时,应每隔2~3小时给予短效制剂,然后在5~6小时半衰期后,得出药物的每日基础需求量。在制剂选择方面,疼痛频繁发作但不加剧应首选长效阿片类药物。长效阿片类药物应该规律应用,以控制大部分的疼痛发作。疼痛突然发作时,应每隔1~3小时给予短效阿片类药物,如果短效制剂需求量超过每日3次,通常需要增加长效阿片类药物剂量。剂量增幅应该是先前用量的1/3~1/2,或根据患者需求而定。如果副作用较大,阻止了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进一步增加,在改变给药途径和摒弃阿片类药物之前,应考虑换用另一种阿片类药物。例如,羟考酮对κ受体作用更强,临床试验也表明羟考酮对内脏痛的作用更加良好。

    对于注射制剂的阿片类药物,推荐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CA)。PCA的一个重要的安全特征就是在患者完全安静时不会要求额外的药物治疗。PCA装置因人而异,根据剂量大小、给药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和24小时药物总需求量而有所不同。采用该装置治疗内脏痛,由于患者自己控制药物使用,所以疼痛强度的个体差异、药物清除率和有效率对治疗的干涉大大降低。应严格控制持续药物输注量,一般为基础需求量,以保证睡眠及基线疼痛控制。

    阿片类药物鞘内给药

    阿片类药物除了通过口服、直肠、肌肉、皮下、静脉途径给予外,还可以通过硬膜外、鞘内等方式给药。硬膜外和鞘内给药的镇痛药物剂量分别约相当于口服剂量的1/30和1/300,可极大地减少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

    目前的中枢靶控镇痛系统置入术就是将一特殊导管放置于蛛网膜下腔,然后在患者皮下置入可编程吗啡泵,用皮下隧道方式将导管与泵相连接。泵内有储药器可储存吗啡药液,泵的输注系统可将药液经导管持续缓慢匀速地输至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储药器可反复注药,并可改变药液浓度,还可根据病情遥控调节吗啡泵的输注速率。此方法一方面避免了胃肠道给药,另一方面由于吗啡直接作用于脊髓和大脑的内啡肽受体,所以微量的吗啡即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极大地减少了镇痛药物用量,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

    其他辅助治疗

    除了阿片类药物外,镇痛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等不仅可以减轻癌症内脏痛患者的疼痛,同时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减轻痛苦并提高他们对疼痛的耐受性。尽管药物治疗是癌症患者内脏痛治疗的根本,但对顽固性的内脏痛患者还可选用微创介入治疗的方法,可明显减少药物使用剂量,也避免了这些药物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总体上,癌症患者的内脏痛的发病特点决定其需要综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文章来自: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

  • 上一篇 :为什么年轻人易患颞下颌关节疼痛
  • 下一篇 : 腘肌肌腱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