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进展 >文章正文
镇痛进展 >文章正文
硬膜外操作中损伤神经根致下肢痛是临床上所谓的神经并发症。 致病原因有损伤、药物、化学物刺激、感染以及脊髓血管病变。 常发生于①硬膜外穿刺、置管过程中,所使用的局麻针、硬膜外针,硬膜外导管,对神经根甚至脊髓造成损伤,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发生疼痛。②发生于妇产科手术病种人群为多。③病理性椎管狭窄为多。 发病机理:硬膜外操作中引起的神经根损伤也可以称为外伤性机械损伤。在硬膜外操作中穿刺针、导管挫伤或刺激,均在背部发生,因此脊神经根损伤主要在后根,引起神经行为异常,常出现相应的根性肢体疼痛、麻木、皮肤触及痛觉过敏、神经功能障碍(感觉运动功能减退或丧失)。 以上多种致伤因素:①作用于伤害性传入神经可导致神经肽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组织水肿。②损伤不但造成这些神经肽类物质的释放增加,造成和促进损伤区的炎症反应,③这些神经源性炎症介质还可直接刺激损伤区外周伤害性感受器,从而导致疼痛的易化和发生。 临床表现:①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均出现过触电感,在硬外局麻药消失后即出现疼痛;②臀部自觉性皮肤疼痛和触痛;③单侧下肢拇趾自发性剧烈疼痛,轻触即有触电样感觉。④典型的伴发症状是脑脊液冲击征,即咳嗽、喷嚏或用气时疼痛或麻木加重,在损伤后3天内出现难以忍受疼痛,然后逐渐减轻,2周内致缓解或消失,遗留线状麻木区数月以上。 硬膜外操作神经根损伤与脊髓损伤、硬膜外血肿鉴别:
治疗:①首选硬膜外注入激素和低浓度局部麻醉药进行治疗;严重的可以应用PCEA。②应用消炎神经解除水肿药物的治疗:选择一线抗菌素+地塞米松5mg,每日二次,静脉点滴,连续治疗三天。三天后改成每日一次,逐量撤退。③神经营养修复治疗药弥可保针剂(甲钴胺)0.5m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续应用至肢体麻木明显改善。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伤有促进其恢复作用。特别是神经损伤早期应用甲钴胺治疗,可减轻神经的缺血、缺氧和水肿等一系列继发性损害。④改善损伤的局部循环功能,增加神经根血氧供应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血竭胶囊等药物。⑤保护好疼痛肢体,用软枕垫好着力部位,尽量不触及疼痛部位,不要环境温度过低,注意保暖,避免不必要的活动。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适当给予镇定药。 硬膜外操作损伤致肢体疼痛的重点在于预防,其防范措施:①进针速度过快,病人出现触电感时,已造成严重的损伤,操作过程要轻柔,操作时病人一旦出现异感操作应立即中止,更改操作穿刺点或路径;②采用旁入法时,穿刺点偏离棘突中线,在椎间孔附近易刺伤神经根,应尽量用直入法;③导管在硬膜外腔刺伤神经根机会较少,但导管置入不当可压迫神经根造成损伤,导管太坚硬也可引起神经根损伤,导管过长容易打结,置入导管长度不应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