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临床研究 >文章正文
基础与临床研究 >文章正文
Innovation of Subclavian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卢振和 何荣芝 刘晓捷 陈培桓 高崇荣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 new method of subclavian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rate of success and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neumothorax and malposition of catheters. |
神经外科病人为了降低脑水肿,原则上需要定时高渗利尿脱水和不过量输液,但容量不足会影响循环稳定和CPP。因此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除了能监测CVP外,还可以提供容量监测和保证治疗药物的注射通道,是颅脑手术麻醉的重要技术。中心静脉血流量大,不容易发生药物刺激性血管炎,尤其适合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静脉定时应用甘露醇的治疗特点,可减少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困难和不适,保护病人的外周血管,为此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完全取代了静脉切开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途径有经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进针点多在肢体的关节部位,置管后会影响肢体活动,进针点距离腔静脉远,测量CVP容易受干扰,浅静脉血流量小也容易发生导管经过部位疼痛、肿胀和发红等血管刺激症。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一般指经深静脉穿刺置管,其血流量大,容易固定,但中心静脉置管可能发生气胸、血胸、心包填塞或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为0-1.5%。 一、胸廓平行进针法预防气胸 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与锁骨之间轻度向上呈弓形,在锁骨内、中三分之一的后面形成最高点,壁层胸膜附着在胸腔壁内面,向上延伸超过第1肋上缘2-3cm,位于前斜角肌的内后面。发生气胸的原因往往是进针角度过陡,从肋间隙或第1肋上面穿进了胸膜腔甚至肺组织。因此,避免进针角度过大是预防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气胸的关键。人体的冠状面是指直立时,冠状面与胸腔壁的关系并不是恒定的,受病人胸廓发育和背部或胸部肌肉脂肪厚度及姿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判断平卧病人的冠状面还受医生眼睛的高度与病床是否同一水平,床垫的软硬度,床的倾斜度等外界条件的干扰,尤其肺气肿和一些胸壁或背部的肌肉、脂肪较厚的病人,如肥胖、胸肌发达、乳房丰满、一侧肺不张,鸡翼胸或驼背等等有关。皮肤附在肌肉和脂肪的表面,随胸廓形状和胸肌或乳腺发育或脂肪的变化,其在肋骨面上形成的弧度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冠状面和皮肤作为进针角度的坐标有一定的潜在问题,容易发生进针角度的偏差误穿肋间隙或肺尖而发生气胸。 |
二、对侧胸廓抬高法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 三、静脉内ECG波形监测减少静脉导管异位率 |
观察临床应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定位线操作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