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临床研究 >文章正文
基础与临床研究 >文章正文
Effects of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Ketamine on Implicit Memory<?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ketamine on patients retrograde amnesia and implicit memory. 研究表明NMDA受体与记忆有关[1]。氯胺酮作为NMDA受体拮抗药,与疼痛有密切关系,但是否对患者产生逆行性遗忘及内隐记忆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单次静脉注射NMDA受体拮抗药氯胺酮,观察其对逆行性遗忘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选择45例ASAⅠ~Ⅱ级、无精神异常、无记忆障碍、无脑血管疾病和颅内占位病变的择期下肢手术患者,年龄44.0±8.4岁,身高161.0±6.3 cm,体重64.0±5.6 kg,随机均分为三组。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手术中静脉注射单次剂量氯胺酮25 mg(Ⅰ组)、50 mg(Ⅱ组)或空白对照(Ⅲ组)。术中常规监测ECG、BP、HR、SpO2和RR;用美国 Aspect A-1000脑电监护仪监测双频谱指数(BIS)和95%谱边界频率(SEF95%)。记忆调查:在注射氯胺酮前,给患者讲两句相同的话,待患者意识完全恢复正常后,了解患者对两句话有无逆行性遗忘的情况。内隐记忆调查:术后8 h通过模糊辨听率的调查方法[2],判断药物作用消失后是否存在内隐记忆影响。统计学处理:采用第四军医大学统计学教研室开发的SPLM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
结 果<?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三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及文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 讨 论 氯胺酮属苯环已哌啶类静脉麻醉药,能产生确切的体表镇痛及分离麻醉现象,即兴奋延髓和边缘系统,抑制丘脑。本研究采用硬膜外麻醉阻滞伤害性脊髓反应。静脉注射氯胺酮后患者均出现一过性BP、HR轻度升高,以剂量较大的Ⅱ组升高显著,说明兴奋性效应与剂量相关。Newcomer等[3]证实静脉应用氯胺酮后,会产生陈述性记忆(即外显记忆)及认知功能损害,并出现精神分裂症状;Machortra等[4]证实健康志愿者应用氯胺酮后,会产生自由回忆及认知和注意力损害。本研究也观察到患者于用药后短期内,出现一过性定向力不佳及术中事件记忆消失。 |
氯胺酮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广泛的双相作用,使之处于局部兴奋与局部抑制的状态,OAA/S评分始终不低于3分,临床上处于浅睡眠而对外界刺激信号不产生反应的状态,即中枢对外界的传入信息无法正确辩识[5]。但所有接受氯胺酮的患者均未产生逆行性遗忘,说明氯胺酮可能仅对信息传导过程有影响,而对信息储存并无影响。术后调查患者的模糊辨听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表明只损害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而对非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无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分离现象,常见于遗忘症患者。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神经通路,分析可能与氯胺酮只影响边缘系统(外显记忆神经通路),对内隐记忆神经通路基底神经节的影响轻微有关。另外,术后多数患者有不愉快经历和精神紧张的自诉,这可能与所用的氯胺酮为消旋体有关。有研究报道[6]提纯的左旋氯胺酮其麻醉作用更强,而精神症状副作用较消旋氯胺酮少。因此,如何进一步消除氯胺酮的副作用,使患者产生良好的睡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参考文献 |